微月疏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温家和佛慧派,业火狂澜,微月疏砧,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佛慧派实际上是佛慧庵,是一群济南府的女尼所组成的门派。其祖师相传是高祖登基之前的原配,俗家姓秦的。她家里原是怎么个出身,今已不可考了,但总归是武林人家的女儿,武学精深,使一口四尺长刀,刀背缀有十八枚铁环,皆能活动,等闲碰一下就叮当作响。但她舞刀之时,却只能听到风声。这套刀法便称为“舞风刀”。
高祖少年时与秦氏结缡,后来起兵之后,这位秦娘子便一直随着他四处征战,也曾多次救下他的性命。但毕竟,一个武林人家的女儿,只有这孑然一身,可以为她的丈夫拼命,却带不来百万雄师……若要成事,需要更多的人马,更多势力的支持。高祖打到如今闵地一带的时候,便真正明媒正娶,迎了盘踞当地的一位前朝叛将的女儿为妻,两股势力遂合为一体。他借着联姻,接手了对方养的四万步卒,五千骑兵。这个后娶的姑娘,就是高祖开国时所追封的那位,在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之时,意外死在乱军之中的田皇后。
没人真正知道秦娘子与高祖是何时彻底断情的。人们所知晓的,只有高祖开国之时,打算封她为继后,但她固辞不受,非要出家,更是不愿再与高祖相见。高祖又想要在宫中设一道观,让她出家为女冠,连什么“天乙仙师”的封号都拟好了。但突然有一夜洛京生乱,禁军封了城,挨家挨户搜索,却不肯说搜的是谁。
十二日后,洛京的封锁解开了。朝廷宣布,秦娘子已在济南佛慧山上的秋云庵落发出家,法号“斩愁”。秋云庵自此改名佛慧庵,斩愁师太则就是下一任的主持了。另赐了佛慧庵两千亩寺产田,且允其世代无需缴纳赋税。
佛慧派从此开门传武,广收山下的贫家女儿为俗家弟子,也接受走投无路,想要落发出家的女子投靠。开国之时,朝廷田赋是五抽其一,还有人头税要交。而佃农的人头税则由田主缴纳。寺产田则要佃农交四分之一的田租给寺里,但人头税就彻底蠲免了。两下里一平衡时,老百姓发现还是当寺里的佃农,比做自耕农更好过一些。当时就已经有人“献田”依附寺庙,拿一笔卖田的钱之外,还能少交税赋。佛慧庵的土地因而逐年加广——这也不是佛慧庵一家的问题。少林、武当、青城,凡朝廷治下,这些寺庙道观,其实赚的都是这个钱,也都在兼并田土。相较之下,佛慧庵算是极有良心的——她们买田都掏了市价,也从未仗着田土已到手了,就任意增加佃租。
后来承平日久,经济恢复,但土地兼并也大行其道。那些得了功名,不必交田税的地主大肆兼并土地,但各地上交的税赋却事关各地主官的政绩,不可有太大幅度的减少,因而人头税的税额反而年年增长。自耕农的日子愈发难过,献田投靠寺院、道观、庵堂的情况就愈发普遍。朝廷收税赋越来越困难,因而中间也经过几次变法,最终定下新法,各寺的寺产虽仍不必交田赋,但佃农的人头税还是要交的。对于这些寺院庵堂,道观甚至以宗教立身的武林门派来说,如何应对这样的新规,就成了一件颇看良心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