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疏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温家和佛慧派,业火狂澜,微月疏砧,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春日的午后,阳光和煦,晒得人难免有些犯困。台上南昌温家男弟子与佛慧派女尼的对战,一板一眼,斗得旗鼓相当,谁也没占到什么上风,而台下的看客们却多半在打哈欠。只在分出胜负的时候,零星有几声懒洋洋的喝彩。
三号高台之上,乔揽胜中午饮了酒,这会儿也正在犯困,奚如松酒量不算太好,此刻已把几把椅子连在一起,铺上件披风,自顾自歪着了。纨素与奚笪也难免有些恹恹的,安静地看着台上的比试,并无什么议论可发。
温家虽是武林世家,如今所赖以生存的买卖却与武林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他家主做绣品和酒的生意。这些货品都没有朝廷的专营限制,因而竞争激烈,买卖并不算太好做。温家如今犹肯踩一脚在江湖中,不过是为了给自家的酒水挂个名头,打开些销路,也顺便震慑对手商家,免得有人对他们使什么阴招罢了。
温家所传武艺是用长枪的。他家祖上是随靖朝高祖开国的名将温荣,晚年因虚增兵员吃空饷,坐了贪墨之罪,被夺了爵位,带着一家子交出兵权,离京回南昌祖地去了。他家原本的功臣田被褫夺,只留下祭田,但家中生齿日繁,连主带奴,每天一睁眼就是几百口子人要吃饭。后来温家由温夫人和她的三儿媳两人挑头,便以绣坊生意维持家用,日子渐渐宽裕,攒了些本钱。后来,开国那场大战的余波渐渐散去,各地经济恢复,朝廷对拿粮食酿酒的限制也开始松动。温家消息灵通,首先赶上了酿酒业复兴的大势,一下子发了家。他家素来是与商人通婚,靠一代一代的儿媳主事,又兼他家以绣工起家,江湖中素有个笑话,背后说他家是“罗裙温家”,对他家的男子面上尊重,背后则多是嘲笑连连。
温家所传的是在军阵里练出来的武艺,称之为《陷阵势》,兼练长弓与长枪。陷阵之志,有死无生,这一套武学朴实无华,变化也不丰富,却是真正狠辣简洁的杀人技。若在军阵之中,才真是得其所哉。
可惜在太平年月的比武场上,这一套武学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反而处处束手束脚。用弓吧,江湖中人又不带沉重的盔甲,更都是轻功娴熟的。温家弟子中,就算当年最擅使“连珠箭”的温七爷温琤,也难以拿那些拗去箭头,涂上颜料,重量与平时所练迥异的“箭”顺利击中对手,反而在补箭之时被人近身,轻易击败了。用枪吧,则常因力道控制不住,失手伤人而被判做败局。
温家素来只教男弟子习武,越是人高马大,膂力惊人者,越适宜传承温家的武学。这些年轻高大,气血健旺的男弟子,一代代挂着“罗裙温家”的名声,在凤鸣大会上以家传武艺拼斗,却几乎从没拿到过什么正经名次,一般在凤鸣大会的第二天上,就都淘汰光了。江湖人背地里愈发拿他家当个笑话说。不知从多少届以前开始,温家就不再派长老带一群弟子来凤鸣大会上丢人了。每十二年,他家都只派少则两三个,多则四五个适龄弟子,来走个过场就算完。
但这一届上,温家倒算是走了一点儿时运。赛制变了,要打的场次也减少,出错伤人的几率也大大降低。而抽签上,他们第一轮的对手是佛慧派,在如今的武林之中,这也颇可算是个软柿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