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各人打算
倪湾湾的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章 各人打算,有了空间还怕啥,潇洒自在过一生,倪湾湾的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松年马上跪下,口称:“陛下圣明,陛下仁德。”
皇帝翻了大总管松年一眼才道:“你小子跟朕这么多年了,你一撅尾巴,朕就知道你是啥意思。朕这话合了你的心意,你的嘴才这么甜,要是说得不好,你是不是又两眼望天,面无表情了?其实,暗暗在心里骂朕是昏君了吧?”
松年听了皇帝的话,赶紧跪下求饶:“陛下,奴才不敢。奴从十四岁就跟在陛下身边,您是个仁义之君,这几十年来,您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一直无为而治。不发动战争,不增加赋税,不增加各地府兵的军费,功过文景之治,造就东陈太平盛世。”
皇帝被这通马屁拍得舒服了,两眼一眯:“没想到松年有这般见识啊,倒成了朕的知己。皇后,以前看你出身大家,知书识礼,外貌端庄,为什么人不可貌相呢?这皇宫的主人是朕,你做的事,朕知道的不全,但也不是一无所知,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再闹腾。”
皇甫家跟邓家鹬蚌相争,皇帝做了渔翁。因为皇后的闹腾,把都城的水搅浑了,各种鱼在混水中隐约可见,皇帝也起了试探那些臣子们态度的心思。
他早就知道了皇后的名单,他找大舅护国公问:“大舅父,皇后有意为朕选美入宫,要是让几个表侄女进宫,您有什么意见?”
护国公面对皇帝,看不透虚实,也昧着良心回话:“陛下,别家怎么想,老臣不知道。邓家的荣华富贵,皆来自于陛下和太后的恩赏,只您有需要,臣没有任何意见,莫说是几个孙女,只要老臣有,什么都舍得。”
皇帝眯起眼,笑道:“舅父大人,此话当真?那朕就不客气了,表侄女们进了宫,从正三品婕妤起封。朕过世前,给她们全都安排好,保管让她们无忧无虑地过下半辈子。”
护国公几乎把牙咬碎,可是说出来的话,也不好收回去。何况,自从太后过世,自家的势力大减,皇甫家都敢欺负到头上了。皇帝又不是小孩子,帝王之心难测得很。顺他心意时,他可以表面恭敬,称你一声舅父大人,不顺他心意时,六亲不认,生杀予夺。
皇帝就是试探邓家,其实早有打算,毕竟是自己的外祖家,母后能当亲王侧妃,是外祖家得力。自己能当太子,外祖家也是出钱、出力了的,心里怎么会不向着。不过是做了皇帝,喜怒不形于色,就怕被人利用。
邓家手握左武卫和左威卫,怎么也得给面子。所以准备把邓玉娥赐八皇子李景智为正妃,老八不是当皇帝的料,但他长得帅,还特别会经营,将来给他找块好封地,让他当个富贵闲王,夫妇俩过一辈子好日子。邓秀娥赐给自家十七弟江都王的嫡长子为正妃,江都王是他现存最小的皇弟,掌握左卫,有权有势还懂事,家里富贵得很,后宅也清静,是个好人家。邓丽娥赐刑部尚书蒋家嫡次子为正妻,蒋家家主是刑部大员,颇懂律法,治家甚严,子女们都很争气,家里没有乱七八糟的人或事。表侄女过门后只要循规蹈矩,日子定能过得顺畅。
皇帝问到中书大丞相何进安的时候,何丞相心中暗暗咒骂这个老不死的,缺德啊!那么大岁数,让他的小孙女何仙荷进宫,还问他意下如何?何丞相苦笑:“老臣的小孙女今年才十八岁,年轻不懂事,也叫臣夫妇惯坏了,不放心呢。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老臣虽是百般不愿意,但是陛下开口,臣忍痛割爱。老臣这大半辈子,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民,倒是对自己的孙女有了亏欠。现在老臣只求陛下恩典,以后用不着她了,别让她殉葬,也别让她进庙修行,就悄悄送回老臣老家,老臣愿意养她一辈子。”
皇帝听了这话,笑道:“老爱卿还是那么直爽,好吧,朕答应了。”
皇帝随后召了兵部尚书左四权大人,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左大人想了想,跪下来道:“陛下,微臣有一妻两妾,生了五嫡三庶八个儿子,女儿却只有年龄最小的圆满,是有些舍不得。但臣有今天,全是陛下提拔。臣是家里的庶子,从小不得宠,不能以余荫入仕。科举也不擅长,只会些拳脚武艺。跟着嫡兄去军中历练,想多少搏个前程。臣虽身经百战,满身伤疤,功劳却被兄长冒领。陛下当太子那会儿,到前线犒军,知道臣的委屈,破格把臣提为先锋营统领,之后一直重用。陛下登基,臣也水涨船高,有了今天。莫说是一个女孩,便陛下要臣的命,臣也甘心。”
皇帝听了感动,开口道:“左爱卿,咱们相识几十年了,朕的为人你清楚。你放心让圆满入宫,朕一定给她安排好,绝不会亏待于她。”
后来召见礼部淳于大人,跟老大人说了,想让他家的九孙女进宫。别看淳于老大人年老力衰,为人很通透。他在礼部不压王侍郎,一是欣赏年轻人能干,二是想交结王侍郎。因为家里独子淳于旺懦弱无能,膝下又只有一个男孩,却有九个女孩,结的亲家也都一般,就怕他混不开。现在淳于旺余荫入仕,在朝中当个朝散大夫,将来也需要能干的朋友,王侍郎这人能处,有能力,也仁义。淳于大人服侍过三代帝王,对当今天陛下的性格了解的清楚,陛下虽然没什么大能力,心慈手软,却还算仁义懂事,这也是他当年能做上储君的主要原因。
皇帝询问,他想了一下,笑呵呵地道:“谢主隆恩,老臣老了,眼看过二三年就准备告老还乡,早没有年轻时能干,想给陛下分担点啥也没能力了。陛下相中臣的小孙女,老臣是巴不得的,回去就让人教导她一番,进了宫听皇帝、皇后的话,好好地服侍陛下和皇后,替老臣尽点心。”
这几个人的反应,皇帝非常满意,当时就在心里盘算,把中书大丞相何进安的孙女何仙荷赐给九皇子李景映为正妻,兵部尚书左大人的小女儿左圆满,赐给十皇子李景昆为正妻。把礼部尚书淳于家的九孙女淳于细柳,赐给十一皇子李景显为正妻。皇甫家两位孙女,长岭和峻岭,他也不稀罕,都赐给十一皇子为侧妃吧。
其他人的反应就没那么好了,虽然嘴上说,君叫臣死,臣不死为不忠,其实都打自己的小算盘。一说让他们家女孩进宫,个个面色大变,有的说,微臣家的女孩都定婚了,有的说,臣家里的女孩身体不好,进不了宫。皇帝把这些人记到小本本上,准备有机会敲打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