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惜雪金玉店
倪湾湾的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 惜雪金玉店,有了空间还怕啥,潇洒自在过一生,倪湾湾的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官府也明确表态,人命关天,必须尊重女子个人意愿。这种情况下,短婚无子女,按律法规定,以后女子想守节,想改嫁,都由自身做主。要是归家,女子嫁妆归个人带走。
池家实在没办法,族中男子也不都是如老夫人一般糊涂,就同意了袁氏归家。池家老夫人又作妖,非要袁家归还聘礼,刘夫人哈哈大笑:“归还个屁啊,你们池家的公子不争气,骑个马就能把自己摔死。这桩婚事,是你们失约在先,耽误我姑娘的名声,害她成了寡妇。要不是你们想要我孩子的命,惜时也不会强要归家。为了这件事,我们家千里奔波,一路消耗的钱粮人力很多,没让你们赔偿就不错了。便是到皇帝面前去讲理,本将军也是不怕的。”
这时候,刘夫人态度强硬起来,定要池家长房赔偿她女儿名誉损失费,精神伤害费,要是不赔,先砸了池家长房,再去官府打官司,一定要追究老夫人草菅人命的罪行。池家族长很是头痛,自家这个大侄媳妇,是个糊涂蛋,都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你没看袁家娘几个武艺高强,还带来了五百精兵吗?何况,这事有伤天和,莫说讲到皇帝面前,就是让御史知道了,肯定弹劾。民间虽有殉葬之事,都是私下进行的,也都是娘家没有根底或是花钱买来的人。
到最后,池家长房的男人,袁惜时的公爹池郡守做主,让人把老夫人强制地扶进去。他亲自给袁家人道歉,并赔两万贯钱给袁家姑娘压惊,这事才算了结。
事后,老夫人通过本家在朝中任官的,把事情告到太后与皇帝面前,说安西袁阔私自调兵,仗势欺人。皇帝一向喜欢袁阔,没有偏听偏信,而是让暗龙卫调查一番。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那五百人也不是什么精兵,而是刘夫人的师兄弟及师侄之类。
皇帝不但没治袁家的罪,还把池家那几个在这事上兴风作浪的官员全都给罢了官职,回乡反省去了。这下子,池家大房的老夫人成了池家的罪人,再也没人搭理这个昏庸骄横的老太太,她也就消停了。
袁惜时从小随她娘习武,是个刚直的性格,也很要面子。这次事情弄得她很伤心神,回到安西大病了一场,之后一直怏怏不乐。袁阔夫妇心疼姑娘,一直想让她振作起来。之后又给她相看了人家,一打听,不是个人有这样毛病,就是家里有那样问题,弄得袁娘子心灰意冷,干脆不嫁了,自己捏着丰厚的嫁妆,单开门户去了。
袁阔看到表外孙女想开珠宝店,心中暗叹,瞧瞧人家的姑娘,年龄不大志气高。反正自家姑娘也没事,天天在她的大宅子里唉声叹气,就去给小雪当个掌柜的吧。跟姑娘一说,袁娘子想了几天,竟然同意了,都城之大,应该去看看。
袁阔手里握着他姐姐袁四娘的嫁妆,经营这些年,早就是一大笔资财了。他看外甥女曲如眉是个糊涂的,一直没想给她。就打算等外甥女的三个孩子长大些,直接给他们分了。现在小雪要开店,就先把她那份给她用呗,要是赔了,当表舅姥爷的给补上。
袁阔在延寿坊置有一处三进宅子,只是地方有一点偏,在十字大街的最东头。有人要租他还舍不得,怕用着不爱惜。一直当细货仓库用着呢,正好给雪儿当店铺。做珠宝这种生意,只要样式奇特,材料金贵,就会客似云来。
袁阔这样的封疆大吏出手,前店后坊的宅子有了,开店的钱有了,连掌柜的都现成。不过,开珠宝店,还需要能工巧匠,你光有图纸和创意不行,得有人做出来。
为了王雪的心愿,王侍郎、长孙一家、袁家都舍了脸面,重金给招来十二个能干的金银匠。要说名气,只是中等,因为都是认真干活的,没什么新创意,做得款式比较老土。但是,这伙人都手巧的很,在制金、制银、珠宝镶嵌的十八般手艺上,都是齐全的。
当亲姑姑的青衣君,也得大力支持啊。王善一感叹,时间真是过得快,启辉十二年腊月有了芥子空间,到现在,忙忙叨叨的过了四年时间。连四条小青蛇都大了,大青是姐姐,最粘她,与她几乎形影不离。现在想去哪里,就让大青带着芥子珠跟去。其他三条小公蛇都不知天天去哪里野呢,只在有空时回青衣君祠看看大家。
王善一对空间里的一切越发熟悉,也找到一些窍门。比如,空间和外界几乎一样,在空间从住处到某个地方,就要开车或骑马走很久。可是她出了空间,再进空间时想着,我要从最南头进去,就能直接到了最南边的天涯海角。然后用同样的操作,在天涯海角出空间,再进去,想着去最北头的聚灵雪山。
王善一发现空间里有一个小型的水泥厂,一问才知道,是英英逼着前主人王博士建立的。空间啥都好,就是建筑少,那个时代的水泥是绝佳的建筑材料,使用方便。不过空间水泥厂的规模不太大,连着一个光伏电站,以电机为动力,有五十多个工业机器人操控。一个月生产个万吨左右,就是烧水泥的石料,需要从外界带入空间。反正王博士没了,库存还有几十万吨水泥,弄个几千吨出来装修珠宝店没问题,一吨要价一贯钱。
英英还告诉王善一,空间里还有玻璃器皿制造厂,不但能生产平板玻璃,也能生产玻璃制的试验器具,镜子,还有少量钢化玻璃。可以把库存的玻璃给雪儿用,不过,要给钱,一尺见方要价三贯钱。
既然要在都城里弄一个首饰店,就要舍得下本装修。王善一把装修的图纸先画出来,跟王善先商量好了,又告诉她哥水泥和玻璃的用法,让他想法子把囤在青衣君祠后院的建材弄去延寿坊。水泥价值五千贯钱,玻璃大约是七千贯钱,王善先想了想,觉得合适,就答应了。
袁阔做事舍得多花钱,招来干活的工匠多,过了中秋,珠宝店就修好了。袁惜时跟王雪一商量,起了店名,就叫惜雪金玉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