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湾湾的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前人种树后人得果,有了空间还怕啥,潇洒自在过一生,倪湾湾的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韩五娘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杨星云,缓缓道:“杨小姐,我经营一家扬慧坟典行,主营图书和文具,货源全靠杨家四房的印刷厂和匠作园提供。文房四宝之类的好办,我可以转向江南李家的匠作园订货。可是印刷业是秘业,一旦断供,就没有新的货源。要是杨小姐能指点一二,我感激不尽。第二个条件,就是我和离以后,您杨家与姚家不能对我视作仇敌,最好互惠互利,最少也要相安无事。”

杨星云琢磨良久,才开口:“可以,印刷术听着神秘,其实原理简单,与印章拓片的原理异曲同工。原是杨家四房的一位姑祖母发明的,传了好几代了,先是雕版印刷,后来还有活字印刷之术,到现在技术成熟。江南李家,南阳相里墨,华阴陈氏,南粤尉迟氏都与姑祖母合作过,知晓了大概的技术,私下里全建有印刷厂。只是,这几家都与姑祖母有约定,同气连枝,不去冲击对方的市场,如果杨家不卖给你,估计他们也不会卖给你。我听说韩夫人善于经商,家底丰厚,何不自己开一家印刷厂?”

韩氏道:“我倒是想呢,可隔行如隔山,原理能想明白,细处无从琢磨。”

杨星云笑道:“你我一见如故,我只是大家族中的庶女,看着风光,其实不得自由,什么主也做不了,就是听家里安排。五娘不是池中之物,不用拘泥于后宅家室。我有一提议,你听听看。我手中资财有限,正想有个进钱的门路。我自幼爱读书,常去四叔祖家里的印刷厂,知道印刷术细节,私下也琢磨过一些。回去写成书册送给五娘,五娘办了印刷行,给我两成股份。从此,您不愁书源,我也多了一份收入。咱们有利益纠缠,你好我才好,我自然不肯加害于你,能帮忙之处义不容辞,你也更加安心,你看可好?”

韩五娘听了朗声大笑:“好,一言为定。杨小姐果然不凡,跟姚方崇真是有些委屈了。”两个女人相视一笑,奇妙的缘分在一瞬间生成,竟然从情敌转成了一对相互欣赏的闺蜜,估计连她们自己也没想到。

姚韩二人和离是商量着来的,韩五娘知道姚大人靠上弘农杨氏,前途大好,以后还用得着,也没有过于苛刻,留着双方脸面。姚大人文人风骨,知道和离这件事,自己做得有点不道地,在财产分割上并没有苛求。

韩五娘最后列了个文书,现在住的大宅和一应家具都留给姚方崇,清秀坊新购的一处五进宅子归韩五娘。韩五娘的几家商铺都归韩氏,都城外六十里外,有一处五百亩好地的丰满田庄给姚大人。家里的钱财大多是韩氏赚的,不过也没少借姚大人之力,韩氏拿三分之二,姚大人拿三分之一。两人各自用惯的贴身仆婢归各人,其他仆婢就留在原位上。姚方崇觉得没吃亏,赶紧签字。两人还约定分手不做仇人,能相帮之处义不容辞。

韩五娘领着自己的仆婢去了清秀坊的宅子,这个宅子在清秀坊第二排的第三栋,面积足够大。韩五娘手里有钱,请了能工巧匠里外装修了一番,收拾得整整齐齐。又到西市万全牙行买了几个仆婢,从此过起了逍遥日子。

韩五娘的娘家知道了,十分不满,这是什么事嘛。姚方崇前途无量,又不敢无端休妻,五娘那个糊涂蛋,这个时候跟丈夫和离,这不是把金凤凰推给别人家了吗?亲娘找上五娘的门,劈头盖脸地骂:“你这个蠢材,连个男人都糊弄不了。你刚嫁人那阵子,姚方崇不过是个穷书生,你都不嫌弃他。熬油似的这么多年,好容易盼得他金榜题名,做到了四品官,凭什么跟他和离?应该死死抓住他,赶紧生下嫡子,做稳官家夫人的位置才对。”

韩五娘愣愣地道:“当初让我嫁人,明知道姚家条件不行,寡母无能,长兄长姐自私,姚方崇不善经营,只会死读书。女儿不愿意这门亲事,你们强逼着让嫁给他,真的是为我好吗?父母心里有什么算计,大家都清楚。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弘农杨氏的势力在那里摆着,我们胳膊怎能拧过大腿去?女儿不能生育,费了多大劲,花了不少钱,也没有一儿半女,这就是事实。姚方崇有才无德,他生了外心,要去攀高枝儿,我要是强留在他身边,能有什么好?如今这般,客客气气地和离,给对方留一线,不是最好的结局吗?”说罢,委屈地哭起来。说实在的,这些年没少跟姚方崇吵闹,气得再狠,也没掉过一滴泪。亲娘这样不理解,不管自家女儿死活,只算计家族利益,让她突然悲从中来,眼泪就落个不停。

韩母听了这话,愣一下,拍打五娘的背:“你真没用,天下女人有几个不会生孩子?偏你连这点本事也没有。你嫁给他有十来年了,既然无子,怎么不早给他安排侍妾?生下庶子女养在自己身边,也省得他以无子的名义拿捏你。”

韩五娘分辩道:“这怎么能怪女儿呢?我没主动给他纳妾,他自己还不是找了两房,也有两三年了,还是没生下一儿半女。有没有孩子那是天意,说不得是姚家做了什么缺德事,才要绝后了呢。”

母女两个吵了几天,事情都成了定局,也没有办法。别看韩母在五娘面前能耐得很,让她去跟姚大人闹,她是没法子的,连人家的门都进不去。去跟弘农杨氏几家掰扯,更是不敢。

韩五娘得了杨星云的印刷术小册子,连夜研究明白,心里也有了底儿。在城外四十里平山脚下的的平山村买了一块荒地,用了十个月时间,建起了平山印刷厂。姚方崇任职的秘书监正是管理天下图书的衙门,想借到国家藏书很容易。姚大人对五娘心中有愧,杨夫人还在平山印刷厂有股份,两夫妻对韩五娘的印刷厂是大力扶持的,印刷厂办得容易。韩五娘多年经商,销售门路畅通,生意很快上了路,钱赚得哗啦啦的。

韩五娘从礼部王侍郎手里买到超大颗的白珍珠,观赏半日,心里一动。以前没注意到这王侍郎,刚从南粤古州调任都城不到一年,手里有这样好货。据王大人所说,这是他在南粤当官时,花巨资从渔人手中购得。韩五娘不大信,这珍珠不像海珠,倒像是淡水珍珠,可是南粤又不是江南水乡,能有这么大的淡水珍珠吗?找人打听,才知道,太后七十大寿时,王侍郎进献一颗超大的白珍珠,太后十分喜欢。看来,王大人手里肯定有不少好货,找个机会,倒要问问王大人,能不能长期合作?

这边,信鸽阿五又送来青衣君的信,详细打听嫂子曲氏的陪嫁地产。王善先去了一趟青衣君祠,跟妹妹说起曲氏名下的陪嫁地产。是都城三百里外,庆州安化县小北山山脚下的一个庄子,面积大约七百六十多亩,庄户有二十六家,九十四人。每年种两茬庄稼,秋季种一季冬小麦,收了小麦种上黄豆。当地雨水略少,土地贫瘠,全靠人力浇水,出产不丰。

王善一问:“哥,小北山的地权属于哪家?能不能买下来?”

王善先道:“小北山可不小,方圆有三百多里呢,就是水源少,荒山秃岭的没多大用处。庄子后面的那一带大约有三十里,跟山庄是一体的,都归属你嫂子。其他的山,分属不同的大户人家,哥要问一下,才知道人家卖不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听懂动物心声后,全世界毛绒绒集体红温

梅归隐

四姑娘变异了怎么破

霍晓

都市:炼气九千层,归来已无敌

步千帆

唯我这一剑足以

刘子云

洪荒之我带领人族守护不周山

醉心红颜

陈情余韵:忘羡情牵仙梦

眉间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