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羲和启明
逃离人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羲和启明,重生后,带领华夏走向星辰大海,逃离人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的薄雾尚未在庐州城完全散去,翠湖苑别墅的书房里,陈羽墨刚结束与杨总师的加密视频通讯。屏幕上,杨总工的脸庞带着熬夜的疲惫,但眼神却亮得惊人,背景隐约可见沈飞巨大的装配车间。
“羽墨,你放心!引擎、隐身材料、AI空战决策的核心验证数据,还有你发来的后续优化方案,都吃透了!”杨维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金属般的铿锵,“整机组装按计划推进,地面滑跑测试的准备工作已经启动!等你从庐州回来,保管让你看到一只活蹦乱跳的‘玄鸟’!”
陈羽墨脸上没有太多波澜,只有眼底深处一丝紧绷的弦稍稍松弛:“辛苦杨总,有你在,我放心。滑跑测试的实时数据同步给我。”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杨维拍着胸脯保证,随即又压低声音,“对了,你给的那个…‘鱼饵’…有动静了吗?”
“快了。”陈羽墨只说了两个字,眼神平静无波,“沈飞这边,按计划推进。”
切断通讯,书房里恢复了寂静。陈羽墨的目光落在书桌一角。那份印着“玄鸟计划”的深蓝色文件夹依旧安静地躺着,但其中蕴含的惊涛骇浪已暂时被压制,交由前线的将士去搏击风浪。他转身,视线投向窗外初升的朝阳,金色的光芒正努力穿透薄雾,将温暖洒向大地。
是时候,将目光投向另一片足以照亮人类未来的星火了。
当陈羽墨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庐州科学岛,EASt那标志性的巨大环形装置前时,这里的气氛与一个月前他离开时,已然不同。
没有寒暄,陈羽墨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径直走向主控大厅。巨大的环形观察窗内,EASt装置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周身缠绕着密布的管道和线缆。主控台前,周老和楚老并肩而立,两人都穿着白色的实验服,头发花白,脊背却挺得笔直。他们正聚精会神地盯着面前几块巨大的监控屏幕,上面瀑布般流淌着复杂的数据流和形态变幻的等离子体模拟图像。
听到脚步声,两位老人几乎同时回过头。当看清是陈羽墨时,两人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激动光芒!周老布满皱纹的脸上,每一道褶子似乎都在舒展;楚老更是直接大步迎了上来,一把抓住了陈羽墨的手臂,力道之大,让陈羽墨都能感受到这位老科学家此刻内心的澎湃。
“小陈!你来得正好!正好!”楚老的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指着旁边一块屏幕上一条稳定延伸、几乎拉成直线的温度曲线图,“看看这个!”
屏幕上,代表等离子体核心温度的红色曲线,稳稳地维持在令人心惊肉跳的高位,旁边一个醒目的计时器数字正在不断跳动:1023秒…1024秒…1025秒…
“1025秒!而且还在持续!”周老也走了过来,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紧,“按照你之前提供的思路,我们重新优化了第一壁材料的复合结构设计,特别是内层高熵硼化物先驱体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的沉积工艺,还有那个‘仿生微血管网络’的预置方案……稳定性!前所未有的稳定性!”
楚老用力点着头,接口道,语速飞快:“不止是材料!等离子体控制才是关键!我们整合了你留下的‘伏羲’芯片算力核心,初步嵌入了那个优化后的预测-控制模型框架!虽然现在只调用了基础模块,还远没达到你设想的水平,但就凭现在这初步的同化融合和动态调整能力……”他指着屏幕上另一块区域,那里显示着电子回旋共振加热和中性束注入功率正在根据等离子体的细微变化进行极其灵敏的微调,“看看这响应速度!看看这控制精度!以前我们是被动防御破裂,现在…现在有了一点主动‘安抚’它的苗头了!就凭这个,模拟实验时间就硬生生从几百秒冲破了千秒大关!”
两位在聚变领域耕耘了一辈子、见惯了失败与瓶颈的老院士,此刻激动得如同第一次做出实验成果的年轻人。一千秒!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数字,如今在眼前变成了现实!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延长,更是技术路径可行性的铁证!是通往“人造太阳”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陈羽墨的目光扫过那稳定得令人心悸的温度曲线和不断跳动的计时数字,再看向两位激动不已的老人,心中也涌起一股澎湃的热流。烛龙提供的知识是冰冷的钥匙,而眼前这两位老人和他们带领的团队,才是真正将这钥匙插入锁孔、奋力推开那扇沉重大门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