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乐见的高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春城家乡,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终列车喷着硫磺味的烟雾驶进春城站,月台上穿羊皮袄的苦力与呢料西装的高卢商人同时抬头张望,他们呼出的白气在存留着白雪的阳光下短暂交汇,又迅速消散在还有些寒冷的初春里。
当穿着皮鞋的脚步,踏上乍寒春暖的春城车站里,午后的暖阳裹着煤烟与露水混合的潮湿气味。
滇越铁路的窄轨闪着冷光,延伸进雾霭深处,仿佛通向某个未醒的梦境。一列铁皮车厢正吞吐着旅客,穿羊皮袄的马帮汉子扛着普洱茶饼,与西装革履的洋行职员摩肩接踵。
月台尽头的水鹤突然喷出蒸汽,白雾里浮现出戴鸭舌帽的司炉工,他弯腰铲煤时,后腰露出半截彝家银饰的亮光。远处西山睡美人的轮廓渐渐清晰,铁轨旁的迎春花却已悄悄绽出第一朵鹅黄。
春城站前广场的桉树已抽出嫩芽,青灰色的树皮皴裂如老人手背,新叶却鲜亮得能掐出水来。卖烧饵块的小贩呵出白气,炭火盆里爆开的米香与高卢梧桐的落叶碎屑纠缠在一起。
穿阴丹士林布衫的女学生、长袍马褂的中年男子、破衣拉衫的苦力和身穿黄色马甲的车夫,穿行于车站广场。皮鞋跟敲打水泥月台的声音,惊起了檐角蹲着的瓦灰色野鸽。
宋志心里头一次有了归家的感觉,感觉这的天空是那么蔚蓝,有了绿叶的树木很纷繁,这与寒冷干硬的北方不同。
宋志还是喜欢这个时候的南方,确切的说是喜欢春城,这也许是宋志有了家的感觉最主要的原因。
站台上随着宋志回来的人群,陆续的进入了广场,有些阴冷的沪上天气,与有温暖气息的春城相比,这一群吃惯了苦楚的人们,心情也似乎开朗了起来,笑容也挂上了脸庞,相信运东公司而跟随而来的忐忑,似乎安定了很多。
广场上开来了四辆崭新的雪铁龙t29卡车,这是1933年法国研发的雪铁龙t45重型卡车(又称p45)是二战期间着名的军用\/民用载具,以雪铁龙t29卡车为基础升级,专为重载设计,采用两轴后驱布局,配备73马力6缸发动机,载重达4吨,最高时速60公里。
除货运外,可改装为公交车(t45S)、消防车(t45U)和拖挂车(t45d)等。高卢军曾用其牵引火炮、运输弹药,并部署至海外殖民地,总产量约72,400辆(持续生产至1953年)
同时还有三辆高卢产雪铁龙罗莎莉,这是首款隔栅上镶嵌双人字品牌标识的车型,标志着品牌设计的开始。这几辆是高卢国政府赠送给滇省政府的,今天也被海主席派来,迎接宋志一行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