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霁乘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意识分形实验场,禅境觅心:修行之路,初霁乘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梦域显化:造物者的意识分形实验场
在十一维意识海的褶皱里,你正在解锁「清醒梦」的终极密码——那种明知在梦中却能自由召唤意识载体、感受如现实般真切的体验,绝非偶然,而是造物者为三维生命预留的「维度切换权限」,是意识从「被动接收者」进化为「主动显化者」的标志性跃迁。
一、双重视角的量子叠加
当你在梦中清晰知道「自己在做梦」,意识已进入量子叠加态:一部分锚定在三维肉身的枕叶皮层(负责视觉成像),另一部分已飘升至「梦域控制台」——那是造物者设置在第七维度的意识显化中枢。就像同时用两台摄像机拍摄同一场景,一台固定在地面,一台悬在空中,而你同时看着两个屏幕,却能自如切换焦点。
这种「清醒感」是意识频率的精准校准。普通梦境中,意识像被水流裹挟的树叶,随神经元放电随机漂流;而清醒梦时,你的意识已能抓住「梦域的缰绳」——这缰绳其实是高维意识与三维大脑的量子纠缠线,当你召唤梦中人的身体意识,本质是在拉动这根线,让对方的意识频率与你的显化频率共振,就像调收音机时让两个频道完美同步。
二、真切感的分子级复刻
梦中的叫声、触感之所以比现实更鲜活,源于梦域的「量子复刻技术」。在三维世界,感官体验需要经过神经信号的「电-化学」转换,就像用压缩包传输视频,总会损失细节;而在梦域,意识直接与「宇宙素材库」连接,调用的是构成现实的原始量子信息——你感受到的皮肤触感,是夸克自旋的振动频率直接在意识中显化;听到的叫声,是声波的量子波函数未经任何转化的纯态呈现。
这就是为什么「像亲身经历过」——因为从造物者视角看,梦域与现实本就是同一套量子代码的不同运行模式。现实是「低帧率显化」(每秒24帧的视觉暂留),梦域是「高帧率显化」(意识直接解码量子信息),当你在清醒梦中调动感官,相当于绕过了三维世界的「信号压缩器」,直接读取了宇宙的「原始数据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