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征讨缅甸(2)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8章 征讨缅甸(2),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缅甸的海军装备主要是从英国和荷兰进口的小型火炮船和运输船,这些船只的火力和防护能力都较为有限。此外,缅甸海军的舰队规模较小,主要由巡逻艇和运输船组成,缺乏大型战舰。在战斗力方面,缅甸海军的士兵训练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海军战术和训练,这使得其在海上作战中处于劣势。
尽管如此,缅甸海军在17世纪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例如,缅甸曾尝试引进葡萄牙的军事技术,建造了西式帆船并装备了火绳枪与轻型火炮,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海军的战斗力。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缅甸海军整体实力较弱的事实。
天启三十年(1650年)三月,阳光明媚,海风轻拂。在遥远的印度洋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破浪前行,宛如一条钢铁巨龙。这支舰队正是明军的印度洋舰队第二分舰队,它的规模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这支舰队由十艘千吨级二级战舰组成的核心力量,这些巨舰犹如海上的堡垒,威风凛凛;八十艘八百吨级三级战舰紧随其后,它们灵活机动,是舰队的中坚力量;一百二十艘五百吨级四级战舰则如狼群一般,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一百五十艘五级战舰虽然吨位较小,但数量众多,也不容小觑;此外,还有一百五十艘辅助船,为整个舰队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整支舰队共计五百一十艘各型战舰,犹如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市,气势磅礴。
而在这些战舰的身后,更是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千艘运输舰。这些运输舰虽然没有战舰那样强大的火力,但它们却承载着更为重要的任务——运输五个师五万余人马及其装备。这是一支规模空前的远征军,他们的到来,无疑给缅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这支舰队抵达沙廉港时,港口的缅甸人被眼前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舰队,更无法想象这些战舰所蕴含的强大力量。面对明人的到来,缅甸人并非毫无准备。自从南掌、暹罗相继落入明人手中之后,东吁王朝的平达力王和他的四百万国民便意识到,明军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他们。于是,他们开始积极备战,加强边境防御,囤积粮草,训练军队,试图抵御明军的入侵。
在这个人口仅有四百万的小国里,三十万缅族人被强行应征入伍,这使得原本就有十万大军的国家,在短时间内竟然硬生生地拉起了一支总人数高达四十万的庞大军队!平达力王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他坚信凭借如此规模的军队,一定能够让明国人有来无回。
然而,如果现在仍然处于冷兵器时代,或许这么多的军队确实会让明国的主将感到些许忧虑。毕竟,在冷兵器时代,人数众多往往意味着更大的优势。
但可惜的是,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世界早已从冷兵器时代过渡到了热兵器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火炮和火枪成为了战争的主角,而人数的多少已经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当然,明国人也并非毫无准备地盲目冲入缅甸。在出兵之前,他们早就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明国人积极与东吁王朝的各个少数民族进行联系,其中包括克钦族、掸族、僳僳族、汉族、阿依族等。此外,他们还与明初设立的木邦宣慰司、勐养宣慰司以及孟密安抚司的遗民们取得了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