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布拉茨克保卫战(1)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7章 布拉茨克保卫战(1),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在,这一年多来,布拉茨克水泥路虽然还没开修,但地基工程已经算是基本上完工了,那些挖出来的泥土,正好可以被各团用来修建工事。
任务下达之后,军官们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策马奔腾返回各自的防区,以便尽快将任务部署下去。而一团团长戚泰顺更是马不停蹄,带领着全团三千名士兵,于当天抵达布拉茨克城堡外围,并立即展开了紧张的土木作业。
布拉茨克这座城市,其东段城墙紧邻着波澜壮阔的安加拉河。因此,当明国工匠们着手重建布拉茨克城堡时,他们不仅精心修筑了坚固的水泥城墙,还别出心裁地在其他三面挖掘了一条宽阔的护城河。这条护城河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环绕着城堡,为明军提供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有了这条护城河的守护,明军再也不必担忧沙俄人会挖掘攻城壕沟,或者采用爆破手段摧毁城墙。如今,一团的三千余名士兵,与城中留下来的两千余名民工齐心协力,在护城河之外又挖掘出了三条战壕,分别将西、南、北三段城墙,团团保护在了身后。
这些战壕犹如迷宫一般,错综复杂。士兵们在其中构建了迫击炮阵地、防炮坑道、步兵坑道以及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一时间,布拉茨克城外尘土飞扬,人声鼎沸,一片繁忙景象。
五月十五日,当哥萨克人拖着长长的队伍,姗姗来迟时,整个布拉茨克已经被明军武装成了一座巨型战争堡垒。
第一道防线,一团在此布置了三营整整千余人。在西、南、北三个方向,三营分别放置了三个连,每个连还配备了十门迫击炮,射程达到200米的25式燧发枪更是人手一支。
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戚泰顺便交给了二营千余人。
而一营则被当做预备队,于团部、师部合兵一处,被安排在了城墙上。
而布拉茨克之所以被称之为“六边形”战士,核心便是明军工匠参考了沙俄人的棱堡,将整座布拉茨克打造成了一座大型的棱堡。
四面城墙,即便是靠近安家拉河,都有着两处对等的棱角。
这八处棱角,一团分别架设了两门射程达到了1500-2000米的新式十二磅炮,以及两门迫击炮和一个排三十余名火枪手。除此之外,每段城墙之上,又分别安排了一个排,四门迫击炮。
除了城墙上,城中火炮阵地上,整齐划一的四排二十门新式十二磅炮静静地等待着炮击的指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