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马六甲海战(2)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9章 马六甲海战(2),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启二十二年(1642年)九月初一深夜,万籁俱寂,月光如银,洒在波涛汹涌的马六甲海峡上。这座葡萄牙人苦心经营了超过百年的城堡如今已被围困五天之久,城内的葡明两国士兵,紧张而有序的准备着抵御第二天亚齐人发动的攻势。而城中为数不多的百姓则在恐惧和不安中苦苦挣扎。
就在这个寂静的夜晚,一支幽灵般的舰队悄然出现在马六甲海峡。这支舰队规模庞大,船帆如云,仿佛是从黑暗中突然涌现出来的。他们原本计划趁夜色偷袭亚齐海军舰队,给敌人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这支舰队的行踪却被游弋在外海的亚齐海军的侦测船发现了。那艘侦测船就像一只敏锐的猎犬,嗅到了敌人的气息,迅速将消息传递回亚齐海军总部。
无奈之下,郑芝龙这位舰队的指挥官只能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暂时后撤,拉开与亚齐海军的距离。毕竟,夜晚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漆黑一片,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准确地击中对方,尤其是在双方都提前做好了准备的情况下。别到时候偷袭不成,把自己撂在这里了。
一夜的紧张准备过后,九月初二清晨,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亚齐海军一百五十余艘中、大型加装了火炮的加莱赛帆船,排起了整齐的队形,在马六甲海峡上整齐地排列成一字型战阵。这些加莱赛帆船不仅体型巨大,而且装备精良,火炮威力惊人,是亚齐海军的主力战舰。
无独有偶,郑芝龙指挥的三十艘盖伦船组成的大明帝国海军舰队,也同样以首尾相连的一字长蛇阵横亘在海峡当中。这些盖伦船虽然数量较少,但它们的速度和机动性都非常出色,是大明帝国海军的精锐力量。
就在此时此刻,双方战舰数量之比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五十比三十,双方火炮数量更是悬殊,四百比八百三十六!而士兵数量方面,大明帝国海军仅有六千多人,而亚齐人则多达一万之众。
然而,尽管在战舰总数和官兵数量上,大明帝国海军远远落后于对手,但在各型火炮数量上,明军却展现出了绝对的优势,遥遥领先。但是明军的火炮基本上都是左右两翼,除非是整支舰队被敌人左右夹击,否则要想同时发挥两翼火炮优势,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面对如此局面,为了将自身的火力优势发挥到极致,郑芝龙展现出了非凡的远见卓识。他果断地指挥自己的舰队,将侧翼对准了亚齐人,这一决策无疑是明智之举也是无奈之举。起码,明军的侧翼火炮数量是能与对手打个平手的。只不过,如此一来,明军便失去了机动性,只能待在原地与移动的敌人交火了。
相比之下,亚齐人的加莱赛帆船与大明帝国的盖伦船相比,简直是落后了不止一个时代。他们的大、中型帆船,仅仅在舰首位置摆放了一到三门火炮,这使得他们在火力上远远无法与明军相抗衡。
因此,亚齐人别无选择,只能迎头对准明舰,寄希望于近身跳帮战和肉搏战来扭转战局。
而亚齐舰队的司令马拉贾显然对自身的短板心知肚明,他当机立断,迅速下达命令,让各帆船拉起所有的风帆,同时划桨手们也奋力划动手中的大桨,帆船如离弦之箭一般,飞速地朝着明舰疾驰而去。
当亚齐人的军舰将双方之间的距离拉进到四里地时,亚齐军舰进入了明军的火炮射程内,明军旗舰旗手便挥舞起了手中的号令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