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第二次萨尔浒之战(3)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5章 第二次萨尔浒之战(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战下来,明军竟然损失了两万多人!这个惊人的数字令人瞠目结舌。相比之下,后金人仅仅损失了不到七千之众。单从伤亡数字来看,毫无疑问,这场战斗似乎是后金人取得了胜利。然而,实际的战局发展却并非如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尽管经历了如此惨重的损失,但战后的明军依然拥有八万大军,相较于只有两万五千兵力的后金军而言,在人数上明显占据着绝对优势。此时此刻,身为明军主将的熊廷弼显得气定神闲,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反观另一边,努尔哈赤却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对于身经百战、久历沙场的努尔哈赤来说,战争必然伴随着死亡和牺牲,这本就是不可避免之事。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明军骑兵所展现出的战斗意志竟然丝毫不逊色于他引以为傲的八旗精锐部队。这种出乎意料的强大斗志让努尔哈赤深感震惊。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这一役,原本凶悍无比的蒙古人被彻底打怕了。有此战果,后续的战斗中来自蒙古人的威胁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明军阵营里,刚刚吃了败仗的林丹汗满心忐忑地来到了中军大帐。出乎他意料的是,熊廷弼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而是温言勉励了他几句,随后给他一个新任务,那就是保护大军粮道。
骄傲无比的林丹汗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受到了奇耻大辱!那个可恶的熊蛮子竟然敢如此对待他,这让他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起来。憋着一肚子闷气的林丹汗愤愤地领下了军令之后,一刻也不想在那大帐之中多做停留。只见他转身便拂袖而去,头也不回地直奔自己所率领的大军营地。
回到军中的林丹汗满腔愤怒无处发泄,于是乎只能把这股子怨气全都撒在了那些可怜的士兵身上。而另一边呢,对于负气离去的林丹汗,熊廷弼压根儿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理会他。尽管表面上看起来熊廷弼始终保持着一副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模样,但其实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接下来要打的这场仗绝对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容易。
虽说此时的明军仍然还拥有八万之众的兵马,但是真正能够让熊廷弼完全信任并且委以重任的,也就只有他们明国自家的四万五千人马罢了。或许正是因为双方都深知此战不易,所以很有默契地同时做出了一个决定——休战。就这样,整个夜晚悄然无声地过去了。
当三月十六日的晨曦刚刚破晓之际,宁静的氛围瞬间被打破。只见两军像是事先约好了一般,几乎在同一时刻吹响了那象征着进攻的嘹亮号角声。随着号声响起,明军迅速采取行动,毫不犹豫地将原本坚固的战车阵彻底拆除掉。紧接着,两万装备精良的火枪兵动作整齐划一地排列成八个两千人纵队的军阵,然后迈着坚定有力且整齐一致的步伐,如钢铁洪流般朝着后金军的大营稳步推进过去。
他们的左右两翼全部换成了明军骑兵师,两万五千余人分属两边,保护着大军两侧的周全,大军的后方,则是三万多蒙古联军保护着民夫的板车大队,缓缓跟进,他们的身后紧紧跟随着推着两百门各式火炮的炮兵。
这个架势一看就知道,熊廷弼选择了要么一仗而下,要么死无葬身之地,完全不给自己留下任何后路。
后金大营这边,努尔哈赤选择了与熊廷弼一样的战略,他率领两万多后金军也从大营中而出,正黄旗一万多骑居中,正白旗八千骑居左,镶黄旗六千余骑居右。列好阵营之后两万多骑兵开始集体加速,朝着自己的目标疾驰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