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朝鲜之乱(1)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2章 朝鲜之乱(1),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初至朝鲜,刘理顺便改名为刘沉香,以明国读书人的身份亮相,并凭借自身的才华和智慧成功地吸引了李倧的关注。李倧对这位来自大明的文人雅士颇为欣赏,很快便将他纳入麾下,视为得力下属。
进入李倧麾下之后,刘沉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他不仅协助李倧制定出众多明智而正确的决策,使得其领地政治局势逐渐稳定,经济也得以慢慢复苏;更是依据明朝新军的模式,与李倧麾下的金瑬、李曙二人合力编练了一支由一千名勇士组成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成为了李倧手中一张强大的王牌。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融入到围绕在李倧周围的朝鲜官员群体当中。他待人真诚友善,与众人相处融洽,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通过利用自己积攒的人脉资源,源源不断地为李倧引荐了许多优秀的读书人、失意官员、前朝将领。这些人才的加入,无疑又大大增强了李倧政权的实力和影响力。
刘沉香又背靠李倧将人脉扩展到了朝鲜南方区域。可以说,两人相辅相成,共同成就。
时光回溯到二十多年前,那时正值朝鲜遭受日本侵略之际,为了援助友邦,明朝与日本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在此期间,明朝累计派遣了将近二十三万英勇无畏的将士奔赴前线。然而,战争总是残酷无情的,经过激烈的战斗,许多士兵不幸阵亡,还有一部分辽东籍官兵撤回了国内,但仍有约五万名明朝南方籍士兵因为受伤或患病等原因滞留在了朝鲜。
对于这些滞留的士兵来说,想要回到祖国并非易事。当时的医疗条件极为有限,长途跋涉回国途中所要面临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在那样一个缺医少药的时代,这样的旅程几乎等同于死亡之旅。因此,绝大部分士兵最终选择了留在朝鲜,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转眼间二十多个春秋已逝,当年那些远渡重洋来到朝鲜的兵将们,不仅早已完全融入了这片陌生的土地,而且纷纷在这里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开枝散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些人大都来自明朝的南方诸省,如浙江、福建等地,因此朝鲜政府特意将他们集中安置在了本国南部的一些地区,比如全州和济州等靠海之地。如此一来,既方便对他们进行统一管理,又能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氛围中更好地生活和发展。
令人惊叹的是,其中不少人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在朝鲜官场上崭露头角,甚至登上高位。例如浙江出身的张海滨,经过一番拼搏奋斗,成功坐上了栗峰道察访这一要职;而另一位来自浙江名叫千万里的人士,则因其赫赫战功获封花山君,并被授予正二品资献大夫之衔。此外,文武双全的施文用更是备受器重,最终被封为佥知中枢府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名为贾琛的原明军游击,通过与朝鲜后族安东权氏联姻,如今在朝鲜也已成为一方要员。
毫无疑问,上述这些人物以及他们的后裔们,对于刘沉香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些人皆是他此次出使朝鲜所要极力笼络之人,亦是他完成使命所能借助的最强力量。为此,刘沉香不辞辛劳,耗费整整两年的光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成功地说服了这些明朝故人,使其愿意为大明皇帝朱由校效犬马之劳。
而这十几万明人后裔以及数十万自唐、宋、元时流落、发配来此的汉人后裔都将是刘沉香未来在朝鲜站稳脚跟的最大仰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