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武将勋贵队伍中骆思恭出班跪倒在地,魏忠贤同样如此,跪在朱由校面前。两人狡辩称自己也是刚刚查到,求皇帝开恩饶恕他们失职之罪。
朱由校没有轻饶他们,罚了他们一年的俸禄。
文官:......又开始唱双簧了。
朱由校朝着百官开口询问道:“朕如果没记错的话,皇考刚即位时,随即就发内帑四百万两白银以补辽东欠饷了吧?”
底下文官鸦雀无声。
这个时候憨憨英国公张维贤出班回答道:“启奏陛下,臣当时在场,先帝确实是令王安下发了内帑四百万两银子补辽东欠饷。”
朱由校不解的说道:“那朕就奇怪了,为何熊廷弼给户部上折子说自己只收到了二百四十万两银子呢,那一百六十万两去哪了?朕刚登基那日,深怕辽东粮饷不足,特从内帑调拨了五十万两银子及众多物资运往辽东;以及十一月往浙闵水师的二百万两内帑银;还有上月发往各地的内帑六百万两银子和五百万石粮食,情况如何?”
骆思恭回答道:“启禀陛下,九月那笔五十万两银子是臣亲自押送,全额运抵辽东,经略府回执可以作证。发往闵浙与其他边路的银两物资还未抵达目的地,目前尚未有消息传回。至于八月份先帝下旨下拨的内帑银臣......”说到这里,他汗颜的低下了头颅。
他怕了,有些事就算他知道,也不敢说,虽然锦衣卫独立于朝中文武官员,可他这个指挥使毕竟也是武官,官场风气如此,他也做不到独善其身啊。
由于朝廷俸禄过低,导致各部门只要有银两经手,都会瓢没部分银两作为部门的经费,这也是明朝顽疾,俗称潜规则。这种事与百官的礼金一样都是可做不可说,可大可小的官场规则。
见他话没说完,朱由校心里门清,这又是一个潜规则。
他开口询问道:“户部可有话说?”
户部尚书李汝华、右侍郎李长庚、左侍郎袁可立三人出班摘下帽子跪地回答道:“臣等都是清白的,恳请陛下明察!”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朕自然会严查,朕不会放过一个贪官,也不会冤枉一个好官。孰是孰非,就等调查结果出来吧。”
于是他点了东厂魏忠贤、都察院右都副御史徐光启、刑部尚书王纪、大理寺寺卿薛国用四人的将。由东厂监督,三司会审,彻查此案。
四人均非东林党之人,且魏、徐还是皇帝心腹,会审结果自然会清楚无误的出现在皇帝案前。
天启朝第一堂廷会终于落幕了,文官们低头不语,神色紧张,相反的,武将勋贵们抬头挺胸,嘴角咧开,他们心中无不畅快无比。皇帝下旨彻查票墨案,他们都是最终受益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