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单车的蜗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5章 盛世开篇,寒门日月,骑单车的蜗牛,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商业改革更是大胆。苏明博废除旧制中“商人不得骑马”的禁令,在扬州设立首个官办商会。他微服私访时,偶遇丝绸商人为通关文书发愁,回宫后立即颁布《商律三十条》,规定“凡持官府路引者,十日必达”。半年后,大运河上商船如织,扬州码头的税收竟超过以往全年总和。
科技研发方面,苏明博在太学旁建了座“百工院”。当巧匠们呈上潜水泵时,他竟脱下龙袍,亲自操作演示。“朕要让天下百姓知道,读书识字是学问,发明创造亦是学问!”他设立“天工奖”,重赏有突出贡献的匠人,引得各地能工巧匠纷纷进京。
组建远洋军团时,苏明博遭遇诸多反对。御史大夫上奏:“万里波涛,凶险莫测,恐劳民伤财。”他却在朝堂上展开世界地图:“你们看,这片蓝色疆域,既是天险,亦是机遇。”他力排众议,从福建沿海征调三千水手,在泉州港建造巨型轮船。当第一支舰队载着丝绸瓷器启航时,苏明博望着消失在海天相接处的白帆,对身旁的李泉说:“总有一日,我们的旗帜要插遍四海。”
后宫之中,寇芳华将四位妃子聚在未央宫。“姐妹们,”她指着宫墙外的炊烟,“我们虽居深宫,却不能不闻民间疾苦。”她们商议后,设立“慈心堂”,每月初一发放棉衣粮食。
十年后,苏明博在御花园设宴款待各国使节。波斯商人带来的夜光杯里斟满葡萄美酒,欧洲使团献上绘有莱茵河的画卷。当阿拉伯商人惊叹于百工院发明时,苏明博笑道:“文明如同这满园百花,唯有相互映衬,方显绚烂。”此时,远处传来孩童诵读《农桑要术》的声音,与丝竹之声交织,汇成盛世华章。
暮年的苏明博常独自登上观星台。望着璀璨星河,他总会想起那个在朱雀大街接过姜汤的午后。寇芳华总会在这时送来一盏清茶,鬓角的白发在月光下泛着银光。“明博,你看,”她指着京城方向,万家灯火如繁星坠落人间,“这盛世,如你所愿。”苏明博握住她的手,轻声道:“不,是如我们所愿。”
史官在《梁博实录》中记载:“帝在位三十载,海内晏然,万邦来朝。其功,在于善用人;其德,在于恤万民;其智,在于开新局。后世明君,皆以之为范。”而在民间,老人们仍会在夏夜摇着蒲扇,向孩童讲述那个从平民到帝王的传奇,故事的结尾,永远是那句:“那是咱们最好的年头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