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课程表登台
码字只为还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1章 课程表登台,重生一年,家里资产破亿,码字只为还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同时,我们项目不仅仅只有查询课程这单一的功能”
“我们课程表兼顾着轻社交的基础功能”
“因为我们有着全网sp资质,可以通过短信指令进行流畅互动”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进行了人员优化”
“我们在交大建立了研发小组,招聘了一批交大的技术人才,正在攻克满足ios以及安卓系统的手机应用app”
“届时我们课程表将会带给用户更有趣,更便捷,更互动的极致体验”
“谢谢大家”
考虑到只有5分钟的项目介绍,王卓一下午都在优化自己的介绍内容。
怎样才能突出课程表的优势,带给投资人更多的畅想?
但又不能说得太多。
因为是在电视台录制,最后是要播出去的。
万一说多了,导致了一大批竞争者出来,到时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了。
这些都是他需要考虑到的。
而他来到大创的根本目的就是今日资本和同创伟业。
只有拿到了融资,才能继续开发app。
虽然他是可以单独注资,但要考虑小伙伴们的感受。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徐欣和张玮对视一眼,没有选择率先提问。
这次是财经作家吴小波先开口了。
“王卓同学,杨鹏同学,谢平平同学你们好”
“吴老师您好”
王卓几人回道。
“你们项目是目前为止,大创里最为成熟的一个”
“这里我有个疑问,需要你们解惑一下”
吴小波推了推镜片问道。
“看资料上说,你们合作的8家高校是跟你们签署了教务授权,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吴老师,其实是他们主动找到我们要求合作的”
王卓想了想还是如实回答。
“今年有一场中超球场寻亲的新闻,不知道吴老师您看过没”
“有点印象”
“我算是策划人之一,当时接受了《今日说法》的采访,在节目中对我的介绍涉及到了课程表”
“也正是如此,暑假期间就有了6所高校找我们合作”
“原来如此,那意思是有两家是节目播出前就已经达成了合作,对吗?”
吴小波明白央媒的传播性,能够理解会有高校在节目播出后找上门合作。
“我是申城商学院的学生,我们达成第一家全方位合作的就是申商,第二家是师大”
“师大是我们在校园推广后,效果不错,再加上我们课程表在期末考试期间推出了查找考场的功能,这涉及到教务系统”
“于是我们在暑假之后,快速的达成了合作,应该也算是节目播出后红利吧”
王卓阐述了师大合作的前因后果。
几位评委听得都很认真,也都频频点头表示理解。
有时候是政策推动行业前进,有时候是行业的进步倒逼出政策出台。
央媒也是如此。
大面积的传播,很容易会有高校觉得这个项目不错,适合本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