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可乐的菜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大雄殿内三世佛 拈花一笑论三劫,竹杖奇缘录,爱喝可乐的菜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蔡佳轩想起西魏救李虎时,曾预见其孙李渊背负杀劫,忍不住问道:“若遇大劫临头,当以杀止杀,还是以忍化之?如北周宇文邕灭佛,因果如何算?”
燃灯古佛指尖弹出一粒舍利,化作北周战场:士兵践踏佛窟,僧人执刀反抗,血流成河处竟生出曼陀罗花。“杀劫亦是心劫。”古佛叹道,“宇文邕以为灭佛可止乱,却不知佛在人心,非刀兵能灭。当年达摩祖师面壁九年,便为等一个能悟‘杀活自在’的人。”
王嘉馨忽忆起狼妖周炎被尚书府陷害之事,忙问:“世间多有以善之名行恶之事,如相国千金蕙卿设计狼妖,此等伪善,佛祖如何度化?”
释迦牟尼佛轻挥衣袖,镜中映出蕙卿闺房:她正对着狼妖画像垂泪,案头放着父亲逼迫她嫁入豪门的血书。“众生皆苦,伪善亦苦。”佛陀说道,“她困于家族荣耀,困于世俗眼光,何尝不是被‘善’字所劫?施主超度虎虎时,可曾想过那负心书生亦在受拔舌之刑?”
五、心灯长明 佛道同源归本心
论道至三更,殿外忽然电闪雷鸣,却无一滴雨落下。弥勒佛指天笑道:“看,天公亦在辨劫。”但见闪电劈中殿外菩提树,火光中竟现出八仙身影——吕洞宾正与铁拐李争论“情劫是否需渡”,何仙姑则望着殿内摇头叹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蔡佳轩忽然领悟,竹杖在殿心画出太极,“佛说空,道说无,实则皆在渡众生从‘有’入‘无’。我等以剑斩妖,以丹救人,与佛祖拈花渡人,并无二致。”
释迦牟尼佛闻言,终于露出拈花一笑,手中莲花竟化作蔡佳轩的竹杖、王嘉馨的寒光剑,在空中交织成“慈悲”二字。弥勒佛将乾坤袋抛向二人,袋口展开如天幕,收尽殿内怨魂金光:“施主既悟大道归一,可持此袋遍历诸天,待三劫尽时,便是证道之日。”
六、辞佛下山 回首已无来时路
二人辞出大殿,见道明和尚仍在山门前等候,手中托着两枚牟尼珠:“此珠可照见本心,助施主辨明劫数真假。”蔡佳轩接过珠子,向佛祖道声感谢。
王嘉馨握紧乾坤袋,忽闻袋中传来虎虎的声音:“多谢仙子超度,今在佛前为护法,方知嗔恨皆因执念。”她望向灵鹫山,见山顶佛光中浮现出三世佛法相。
“夫君,你听。”她拉住丈夫衣袖,远处传来流沙河的涛声,夹杂着沙僧的怒吼,“天地间劫数如恒河沙数,我们能渡多少?”
蔡佳轩以竹杖挑起漫天星斗,映出二人倒影:“能渡一劫是一劫,能救一人是一人。你看这灵鹫山的路,我们走了一日,山下百姓却已过了十年。”他指向山脚下正在兴建的寺庙,工匠中竟有周弘济的转世,正与蕙卿的转世擦肩而过。
风铎声中,二人踏云西去,灵鹫山渐渐隐入云海。唯有大雄宝殿的钟声,仍在天地间回荡,似在诉说:“劫由心生,亦由心灭。”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