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冬藏·雪埋藤根帝王春
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卷:冬藏·雪埋藤根帝王春,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野藤仙记:光绪御赐传奇》
第一回:三九寒天肾阳亏 龙体畏寒夜尿频
光绪二十五年冬至,紫禁城的琉璃瓦覆着三尺厚雪,连铜缸里的水都冻成了冰砣。光绪帝裹着八重狐裘,仍觉丹田处有寒气上涌,指尖触到白玉镇纸时,竟在表面印出清晰的指痕——这是阳气衰微的征兆。案头的鎏金暖炉烧着银丝炭,火苗却驱不散他骨髓里的寒意,每到子夜必被冻醒,夜尿频繁如漏壶。
“万岁爷,该进参茸膏了。”小德张捧着赤金小碗跪下,膏体里的鹿茸片在烛光下泛着油光。光绪帝呷了一口,却觉燥热上冲,喉间立刻泛起血腥味。李德立跪在丹墀下,银簪挑起的脉案上写着“尺脉沉微欲绝,命门火衰,此乃肾阳不足,封藏失司”,但开出的右归丸服后却如石沉大海,反增口干舌燥。
窗外突然响起梆子声,三更天的寒气透过窗缝钻入,光绪帝猛地打了个寒噤,竟咳出一口白痰,痰中裹着冰晶。“去……去取陈师傅的冬根。”他牙齿打颤,声音抖得不成调。小德张取来黑漆茶罐,揭开盖便有一股沉厚的香气溢出,不同于春夏秋三季的清冽,这冬根的气味带着泥土的芬芳,仿佛蕴藏着大地的温暖。
自鸣钟敲过四下,光绪帝盯着茶罐上的冬根图案,见根须盘曲如肾,颜色褐黑如墨。他想起陈子贺信中写的“冬藤根得硒土水气,结如肾形,能补肾阳,固封藏”,忽然觉得丹田处有一丝暖流涌动。李德立凑近茶罐,见冬根切片上附着细小的晶簇,惊道:“此乃‘地之金精’!肾属水,硒属金,金能生水,难怪能补肾阳!”
第二回:武陵雪深藤根壮 硒土藏精冬藏奇
与此同时,武陵山的酉水河谷已成冰雪世界。陈子贺踩着没膝的积雪行至硒土坡,见野藤的藤蔓已缩回石缝,唯有根部隆出雪面,形状竟如两肾并立,表面的细根如丝,缠绕成八卦图案。田老五用鹤嘴锄挖开冻土,露出的冬根褐黑发亮,根结处有天然的凹痕,恰似肾脏的肾盂。“陈大人,您瞧这‘肾形根’,今年雪大,根长得比去年粗一圈!”
他们躲进山腰的岩洞,洞壁渗出的温水滴在冬根上,竟冒起丝丝热气。陈子贺取过一段根须,见横切面呈太极图案,黑褐为阳,乳白为阴,中心的髓部竟有液珠滚动。“此乃‘水火既济’!”他指着切面解释,“黑褐属水,乳白属火,冬根得硒土金气,能使肾中水火调和。”当他将冬根切片置于磁石上,切片竟自动排列成“?”(坎卦)形状——坎为水,属肾,正应冬藏之道。
行至山民的地窨子,见火塘下埋着陶瓮,瓮中煨着冬根汤。一个患“五更泻”的老汉正捧着碗喝汤,原本青黑的面色渐渐转红,连多年的夜尿频多都好了大半。陈子贺取汤观察,见汤面上浮着一层油光,用银簪划开,油光竟聚成肾脏形状。“冬根得冬水之气,”他对田老五说,“你看这汤,浓而不腻,润而不燥,正是补肾阳而不伤阴的妙品。”
深夜雪停,陈子贺在竹楼里做了个实验:将冬根、春根分别放入冰水。三日后,春根僵硬如石,而冬根仍保持柔韧,且冰水表面浮着一层薄膜。他用显微镜观察薄膜,见其由无数纳米级的空心球组成,球内储存着棕色液体。“这是草木的冬藏智慧,”他喃喃自语,“空心球储存能量,使根在严寒中仍能保持活性,恰如人体肾脏的封藏功能。”
第三回:肾主封藏冬水旺 根结如肾五行合
陈子贺在书院的石碑上新增刻文:“冬藤根性温味甘,入肾、命门二经。其形若肾,色褐黑,得硒土金气,能补肾阳,益精血,固封藏。观其结构,根结如肾,对应人体肾脏;根须如络,对应肾络。此乃‘以形补形’的天地造化。”他取来患肾虚的山猫,分为两组,一组喂以冬根,一组喂以普通草药。七日后,喂冬根的山猫在雪地里活蹦乱跳,而对照组的山猫仍蜷缩不动。
更神奇的是冬根的“水火既济”之效。陈子贺让山民连续七日饮用冬根汤,发现他们的尿液竟变得浓稠如膏,且夜尿次数减少。他分析尿液成分,发现冬根中的多糖能调节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这与中医“肾主水液”的理论不谋而合——肾阳得补,方能蒸腾水液,固摄膀胱。
他又观察冬根的显微结构,见根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最内层细胞储存着深褐色的颗粒。“这是硒元素的储存库,”他对田老五解释,“冬季硒元素集中于根部,能增强肾脏的抗氧化能力,这正是‘冬藏’的物质基础。”当这些颗粒遇水释放,就能起到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这与《神农本草经》中“金石之药能补肾”的记载形成科学印证。
在硒土坡的实验室里,陈子贺将冬根与不同药物配伍:配熟地能增强滋阴之力,配附子能温补肾阳,配山茱萸能固肾涩精。他发现冬根与熟地的配伍能使多糖的吸收率提升50%,这正是中医“阴中求阳”的科学依据。当他将这些配伍经验写成《冬根补肾方解》时,窗外的野藤根正从雪中汲取养分,为春季的萌发做准备。
第四回:陈师携冬根返京 太医院内创神方
立春前一日,陈子贺带着铅锡罐装的冬根抵达紫禁城。此时光绪帝已卧床半月,四肢厥冷如冰,连舌面都覆着一层黑苔。李德立等太医围着铅锡罐,见冬根切片在罐中莹莹发光,竟如夜明珠般透亮。“此根得冬水之精,”陈子贺取出根片,“需配伍熟地、附子,方能成补肾奇方。”
他当场演示配伍:取冬根三钱,熟地五钱,附子一钱,用长白山的雪水煎煮。茶汤熬好时,竟呈深紫色,表面浮着一层金圈。光绪帝饮下后,丹田处突然升起一股热气,如小炉燃烧,片刻后遍及四肢百骸。“怪哉!”他惊道,“朕感觉有暖流从肾间升起!”三日后,光绪帝能在殿内走动,夜尿次数减为一次,黑苔也渐渐退去。
李德立再次诊脉时,见皇帝的尺脉沉而有力,不禁大喜:“万岁爷,您的肾阳回来了!这冬根不仅补肾阳,还能滋肾阴,真是水火既济!”陈子贺趁机讲解配伍奥秘:“冬根为君,补肾阳而不伤阴;熟地为臣,滋肾阴以助阳;附子为佐,温命门之火;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四药合用,共奏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之效。此乃‘冬藏’之道,以水火既济,固肾封藏。”
太医院的医案详细记录了此方的神奇:“服后三日,肢冷愈;五日,夜尿止;七日,尺脉充盛。冬根之效,如釜底添薪,既能温补肾阳,又能滋养肾阴,此乃天地造化的补肾妙品。”当光绪帝得知冬根的形状与肾脏如此相似时,竟命人取来人体肾脏模型,与冬根并置,见二者形态果然相似,不禁叹道:“陈师傅,此草真是肾的孪生兄弟!”
第五回:龙体永春寿无疆 根汤温补显奇功
光绪帝连续饮用冬根方剂两月,竟能每日在御花园散步时辰。御膳房推出的冬根膳更是精妙:冬根炖鹿鞭用雪水煨制,鹿鞭遇根汤竟化作琼浆;冬根黑芝麻丸的每粒丸子都嵌着冬根粉末,入口即化。最绝的是“九转冬根膏”,用冬根与九种补肾食材熬制九九八十一天,膏体呈紫黑色,光绪帝每日一匙,竟连多年的白发都生出些许黑发。
一日早朝,光绪帝指着殿外的不老松问陈子贺:“陈师傅,此松与冬根有何关联?”陈子贺躬身道:“万岁爷,不老松属木,冬根属水,水能生木,故松能常青。冬根得硒土金水之气,更能补肾,此乃‘水生木’的实证。”他取出光绪帝的发样,经化验后发现其中的硒含量比饮用前增加了四倍,这正是“肾其华在发”的实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