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秋分衡敛·荆芥调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荆芥草灵见势危急,取出神农氏所赐的“五德扇”,扇面上绘着荆芥与五谷,轻轻一扇,便有辛香之气化作无数丝线,将两条巨龙缠绕。青儿则引动秋分时刻的正阳之气,以仙露瓶接取阳光,化作一道金色桥梁,横跨在阴阳分界线上:“阴阳本是互生,非是对立。你看这荆芥,春日生叶,夏日繁茂,秋日结果,冬日归根,哪一刻不是顺应天时?”

四季判官望着在阴阳二气中摇曳的荆芥,眼中双瞳渐渐融合,化作寻常人的黑眸:“我执迷于‘纠正’人间,却忘了天道本就圆融。当年神农氏尝百草时,曾以荆芥为引,调和诸药,原来这灵草的真谛,不在割裂,而在调和……”话音未落,他手中的金镰竟化作一支荆芥毛笔,笔尖饱蘸阴阳二气,在虚空中写下一个“和”字。

第四回 秋分祭月祈丰稔,荆芥为灯照夜台

“和”字落地,阴阳二龙瞬间消散,化作漫天星斗。青儿与荆芥草灵趁机施展“枢机重定”之术,以荆芥根系为针,以月光为线,将割裂的田地重新缝合。那些本已枯黄的荆芥植株,竟在缝合处重新长出新芽,叶片一半翠绿,一半金黄,恰似阴阳鱼的纹路。

四季判官看着新生的荆芥,长叹一声,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枢机,置于田中央:“此乃上古秋分枢机,我错用它来割裂阴阳,今以荆芥为引,还其调和之本。”话音未落,青铜枢机缓缓沉入地下,田间顿时升起一片薄雾,雾气中隐约可见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幻影,彼此交织,竟成一幅四季和谐图。

百姓们从迷雾中醒来,望着重新完整的荆芥田,纷纷跪下叩谢。青儿扶起一位老妇,见她腕间戴着荆芥穗编成的手环,便微笑道:“秋分祭月,当以荆芥为灯,取其‘调和阴阳’之意。”百姓们闻言,纷纷采摘荆芥穗,扎成灯笼,挂在田间地头。是夜,明月东升,千万盏荆芥灯同时点亮,辛香与月光交织,竟将整个山村映照得如同白昼。

第五回 昼夜均平天地宽,芥香一缕贯千秋

秋分祭月仪式上,青儿与荆芥草灵手持荆芥花灯,带领百姓们唱起古老的节气歌:“秋分至,阴阳平,荆芥一盏照前庭,稻满仓,瓜满架,人间处处得安宁。”歌声中,四季判官化作一道清风,拂过每一株荆芥,所过之处,叶片上的阴阳纹路渐渐隐去,只留下清新的绿意。

荆芥草灵望着漫天星斗,轻声道:“原来真正的枢机,不在外物,而在人心。若人人都能顺应天时,何须劳烦神明定夺?”青儿点头,取出花仙谷的“节气笺”,将今日之事刻于笺上,随手抛向银河。笺纸化作流星,划过天际,在秋夜留下一道璀璨的轨迹。

从此,每逢秋分,人们便会在田间地头竖起“阴阳柱”,柱上缠绕荆芥藤,顶端挂着写有“和”字的灯笼。夜里点起荆芥灯,既是祭月祈福,亦是警醒世人:天地本宽,唯和能久。而那株长在枢机处的荆芥,从此成了“调和之草”,叶片兼具春秋二色,香气融合寒暑二气,成了人间难得的灵物。正是:秋分昼夜两均平,荆芥调和万物宁,一盏心灯照今古,人间从此少纷争。欲知寒露时节又有何奇遇,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高武:一元秒杀,超脱成神

清川沐风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乡下大雨

入宫后,若曦被康熙独宠后宫

小陈西红柿

葬剑棺

君十一

奈何女老板硬要嫁我

醉隐沧澜

空间通古今,我助大将军平九州

凤声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