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月谷地的韩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章 音鸣桑奇,荒墟纪元:青铜钟鸣,苍月谷地的韩当,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音鸣钟的真正力量,是让每个音符都成为共鸣的桥梁。”苏寒展开万界钟谱,对应桑奇的页面显化出印度《乐舞论》与荒墟《音核篇》,“拉达,用桑奇的法乐咒;陈教授,用音鸣法乐的音语颂——音鸣钟需要听见的,不是孤独的杂音,而是共响的和弦。”
拉达取下莲花金冠,音脉链化作千道乐光,在祭坛上空拼出乾闼婆与音皇共奏维纳琴的虚影;陈教授用笈多梵文在乐纹石刻下“音声不二”的咒文,荒墟音语同时显形,两种文字交织成光茧,包裹住摩竭。
“看乐纹石!”叶绾的星砂罗盘显示,千片乐纹石正在吸收乐者的执念——有村民在恒河边吟唱民谣的质朴,有荒墟音民在砂海用星砂号角传递消息的坚韧,甚至有孩童在桑奇石柱旁用树枝敲打节拍的天真。这些执念汇入和鸣之核,竟让摩竭的身体崩解,显露出藏在核心的“初音之种”。
和鸣之核发出震耳欲聋的钟鸣,桑奇大塔的伞盖突然被星砂光填满,阿育王柱的法轮纹与荒墟音民的共鸣徽记同时显形,维纳琴与星砂号角的虚影相互缠绕,奏出超越两界的和鸣之音。乐师虚影们猛然惊醒,看着手中的乐器变成了音脉链与现代音乐设备的融合体,眼中倒映着和鸣核重新聚合的盛景。
“星砂驿站传来消息!”拉达看着手腕上新生的音纹印记,“荒墟的音民与印度乐师正在共建‘音鸣共生殿’,用桑奇乐纹石与星砂音晶共同浇筑,从此两界的乐者都能在音鸣钟声中寻得共响。”
陈教授抚摸着桦树皮乐谱上新显化的共生符文,突然指向地宫深处:“那里有个隐秘的音鸣通道,直通荒墟的音民圣境,墙上刻着与印度音乐手印相同的钟鸣图谱。”无命的断剑发出清越剑鸣,剑身上的咒文与通道音纹完全吻合:“音鸣万界,乐符同源,众生如弦,共奏长天。”
苏寒摸着音脉链上的法轮乐符,感觉它正与掌心的初念铃共振。他看见,在音鸣钟的核心深处,无数光点正在汇聚——那是全球各地的音乐家、街头艺人、甚至普通人在生活中哼鸣的曲调,这些微小的和鸣渴望,正在成为音鸣钟新的力量源泉。
当第一颗星砂音符坠入桑奇大塔的伞盖,当第一声兼具塔布拉鼓与音颂的钟鸣响起,苏寒闭上眼睛。他听见的不再是杂音的喧嚣,而是万界生灵对和鸣的共同渴望——那些在恒河边流淌的民谣,在砂海上传递的号角,在生活中不经意哼起的旋律,终将汇聚成比任何杂音咒都更优美的和声,让每个灵魂都明白:真正的音乐,从不是孤芳自赏的独奏,而是千万个不同音符共同敲响的共生钟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