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陈羚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殷桂芬眼里出现了柔情,缘:本如此,王陈羚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过去刘向东从未想过要去学习这种在他的认知里完全是女性的和小众的爱好,但现在刘向东很愿意学习插花,愿意到刘向东的内心都产生了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
刘向东知道因为今天下午和殷桂芬意外的巧遇,他能加入这个插花班学习,从此他就会和殷桂芬定期私下见面。
刘向东确信,他和殷桂芬的关系从今天开始,从这个教室开始,一定会越走越近。
刘向东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今天对于自己,是得到了一个之前求之不得的机会。
刘向东偷偷瞥着坐在他旁边的殷桂芬,内心丝毫没有考虑此时自己家的小狗的伤痛和自己老婆的悲痛,他甚至于一度很邪恶地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因祸得福?”
于是刘向东在郑老师美轮美奂的插花培训班,在莺莺燕燕的八位女同学中,在自己顶头上司的旁边,坐得满心欢喜,坐得稳稳当当。
此时此刻,在这个野心勃勃自以为机会来临的年轻男人心里,踢断腿的乐乐,伤心的老婆,让她们滚一边!
在座的其他人们,没有人想到刘向东这些龌龊甚至是可怕的心思,大家都很喜悦可以上一节充满艺术色彩的课,而且班里还第一次有了一个男同学。
所以在这个培训班里,此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场面。
郑老师敲了敲桌面,开始讲课——
“我们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可以欢聚一堂,传承中国古典艺术,意义非凡。
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人类独特的艺术,比如插花艺术。
把美丽芬芳,多姿多彩的花卉采下来,放在器物里,做装饰品的人类行为,比人类的语言文字产生都早,这就是人皆有爱美之心的最明确例证。
用花和其他植物,放置在形态各异的器物里,组合成一件优美装饰品的行为随着人类的发展,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直到提升为一种艺术。
我国的插花艺术从汉代起源,到唐代时,因为国力强大,人民安居乐业,插花艺术和另外许多中华艺术一样,都发展到了一个叹为观止的高度。
当时我国周边敬仰大唐文化的国家都派了许多聪明好学的年轻人来中国学习,其中就有专门学习我们中国插花艺术的,最显着的例子就是东边的那个岛国。
唐代以后的朝代,即使是每一个朝代的安稳时间不长,但插花艺术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一直有传承,一直有发展。
只是到了当代史中的特殊时期,插花艺术这种被视为封建余孽糟粕或者是资产阶级享乐主义,被严重打击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就此停滞不前。
相反,我们隔壁的岛国,把中国插花艺术学到带回国后,一直在发扬光大,最后成了他们国家的国粹之一。
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在1949年前后,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在阿里山日月潭地区发展了起来,算是把中华民族的这个艺术行为传承下来没有中断,没有让我们今天学习老祖宗留下的艺术都要到异国他乡去学习。
虽然我来自于桃园县,但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我们血脉同源,我希望用我的微末之力,依靠你们这些年轻的中国人,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个插花艺术传承下去,争取早日发扬光大!”
郑老师在插花班正式上课前的开场白,让本是在微笑的,有点放松坐着的同学们严肃了起来,大家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内心产生了要认真学习的念头。
郑老师看到学生们开始正襟危坐,脸上出现了求知若渴的表情,郑老师满意地笑了一下,然后继续讲:“插花艺术在全世界有许多流派,在亚洲地区,主要分为:‘西洋插花和中国古典式插花’。”
“西洋插花也是学问相当多的插花艺术,它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个是花材,西洋插花主要是用花来插花,极少选用其他材料;另一个是插花艺术呈现出的效果,西洋插花强调用数量多的花朵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视觉上的花卉之美的冲击力,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那首歌:《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听到郑老师这样讲西洋插花的特点,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郑老师也笑着继续讲中国古典插花艺术的特点。
郑老师说:“中国古典插花艺术的主要特点也有两个,一个是插花的材料多,插花的材料分两个大类,一个是花材,一个是插花的器物。
但无论是花材还是插花器物,我们中国古典插花艺术都用材广泛,花材并不仅仅限于花卉,而是非花卉的植物也可以做插花的材料。
插花器物也不限于花瓶和花盆,大到一口水缸,小到一个小酒杯,半个破碗,一块糟木板,只要有创意,都可以用来插花。”
另一个特点是插花完成后的效果,我们的插花艺术,除了美,更注重于意境,不但要迷住了观赏者的眼睛,还要打动观赏者的心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