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五回 燃灯议破十绝阵(下),戏说封神榜,阿尼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且说燃灯道人回到篷上,惧留孙把赵江带到篷下,来向燃灯道人报告。燃灯道人说:“把赵江吊在芦篷上。”众仙就问燃灯道人:“‘风吼阵’明天能破吗?”燃灯道人摇摇头说:“破不得啊。这‘风吼阵’里的风可不是普通的风,这风是地、水、火之风。一旦刮起来,风里面就有无数的刀一起飞过来,根本没法抵挡。得先借到定风珠,把风给定住,然后才能破这个阵。”众位道友一听,纷纷问:“上哪儿去借定风珠啊?”这时候灵宝大法师站出来说:“我有个道友,在九鼎铁叉山八宝云光洞,叫度厄真人,他那儿有定风珠。我写封信,应该能借到。子牙你派一个文官,一个武将,赶紧去借这珠子,‘风吼阵’自然就能破了。”
子牙一听,赶紧派散宜生和晁田,一个文官一个武将,日夜兼程地往九鼎铁叉山八宝云光洞去取定风珠。两人离开西岐,沿着大道就出发了。这一路上马不停蹄,过了好些日子,终于渡过了黄河。又走了几天,来到了九鼎铁叉山。您瞧瞧这山:
山势高耸,又险峻又巍峨。高耸得都快碰到天了,险峻得仿佛能挡住碧空。怪石东一堆西一堆,像趴着的老虎,苍松斜着挂在那儿,就像飞龙一样。岭上鸟儿啼叫,声音娇美动听,崖前梅花开放,香气浓郁扑鼻。山涧里的水潺潺流淌,透着一股寒意,山顶上的云阴沉沉的,看着就凶险。还能看见飘飘的雾气,凛冽的寒风,山里时不时传来饿虎的咆哮声。寒鸦在树上找不到栖息的地方,野鹿也不知道该在哪儿安家。唉,可叹这行人啊,走在这路上都困难重重,一个个皱着眉头,愁眉苦脸,抱着头艰难前行。
话说散宜生和晁田骑着马往山上走,到了洞门口就下马了。只见有个童子从洞里出来,散宜生赶紧说:“师兄,麻烦你通报一下老师,西周派来的官员散宜生求见。”童子转身进洞去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出来说:“请进。”散宜生进了洞,看见一位道人坐在蒲团上。散宜生赶紧行礼,把信递了上去。道人看完信,对散宜生说:“先生你这次来,是为了借定风珠。如今群仙聚集,要破这十绝阵,这都是定数,我也不能不答应。况且还有灵宝师兄的信,只是这一路上你们可得小心,千万别出岔子!”说完,就把一颗定风珠递给了散宜生。散宜生谢过道人,慌慌张张地下了山,和晁田一起上马,扬鞭催马,急匆匆地赶路,也顾不上山路险峻,长途跋涉的辛苦。
沿着黄河走了两天,可到了渡口却发现没有渡船。散宜生就对晁田说:“之前来的时候,到处都有渡船,怎么现在一个都没有了呢?”正说着,只见前面来了一个人,晁田赶紧上去问:“过路的大哥,这儿怎么连个渡口都没有了呀?”路人回答说:“两位官人有所不知,最近来了两个恶人,力气大得吓人,把黄河渡口的船都给赶走了。离这儿五里地有个渡口,要过河都得从那儿走,还得任凭他们勒索过河钱。大家都不敢得罪他们,要多少就得给多少。”散宜生一听,惊讶地说:“居然有这种事,这才几天就变得这么离谱!”两人赶紧催马往前赶,果然看见两个大汉,也不用船,就用木筏,拿着两条绳子,左边的人上筏,右边的人就把筏子拽过去;右边的人上筏,左边的人再把筏子拽过来。散宜生心里暗自惊叹:“好家伙,果然力气大,动作还挺麻利。”心里着急,就等晁田过来一起渡河。
只见晁田骑着马过来了,他一眼就认出这两人是方弼、方相兄弟,在这儿盘河呢。晁田喊道:“方将军!”方弼一看,也认出了晁田,说:“晁兄,你这是要去哪儿啊?”晁田说:“麻烦你渡我们过河。”方弼就用筏子把散宜生和晁田渡过了黄河,上了岸。方弼、方相和晁田相见,免不了叙叙旧。方弼问晁田:“晁兄,你这是从哪儿来呀?”晁田就把去取定风珠的事儿说了一遍。方弼又问:“这位是谁呀?”晁田说:“这是西岐的上大夫散宜生。”方弼一听,奇怪地问:“你本来是纣王的臣子,怎么跟他一起走啊?”晁田说:“纣王失了民心,我已经归顺武王了。现在闻太师攻打西岐,摆下了十绝阵。为了破‘风吼阵’,我们来借这定风珠。今天真是巧了,碰到你们兄弟俩。”
方弼一听,心里琢磨:“以前反了朝歌,得罪了纣王,一直四处流浪。要是把这定风珠抢了去,说不定能将功赎罪,那我们兄弟俩不就能恢复官职了嘛。”于是就问:“散大夫,啥样的是定风珠啊?借我看看,也让我长长见识。”
散宜生看方弼刚渡他们过河,而且晁田又认识,就赶紧把定风珠拿出来递给方弼。方弼打开看了看,然后把包定风珠的包儿往腰里一塞,说:“这珠子就当是过河船资了。”说完,也不答话,扭头就往正南大路走去。晁田哪敢阻拦啊,方弼、方相身高三丈多,力大无穷,谁惹得起呀!散宜生吓得魂飞魄散,大哭起来:“我们大老远跑了几千里路来取这珠子,现在一下子被他抢去了,这可怎么办啊!我还有什么脸去见姜丞相他们呀!”说着,转身就要往黄河里跳。晁田赶紧一把抱住散宜生,说:“大夫,别着急。我们死了倒没什么可惜的,可姜丞相让咱俩来取这珠子破‘风吼阵’,这事儿十万火急啊。现在珠子被抢了,我们要是死在黄河里,姜丞相还不知道消息,耽误了国家大事,这就是不忠啊;半路上被人劫了珠子,这就是不智啊。咱俩还是回去跟姜丞相如实禀报,让他再想别的办法。就算死在刀下,也能少一点这不忠、不智的罪名。要是咱俩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两边都耽误事儿,那罪过就更大了。”散宜生无奈地叹了口气:“谁能想到在这儿遭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啊!”
两人没办法,只好上马继续往前赶路,还不停地加鞭催马。没走十五里地,就看见前面有两杆旗旛从山口飞出来,还听到后面有粮车的声音。散宜生骑马赶到跟前,一看原来是武成王黄飞虎在这儿催粮呢。散宜生赶紧下马,武成王也下了马,问:“大夫,你这是从哪儿来呀?”散宜生“扑通”一声哭着拜倒在地。武成王赶忙还礼,又问晁田:“散大夫这是怎么了,哭得这么伤心?”散宜生就把取定风珠,在黄河渡口被方弼抢去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武成王问:“什么时候被劫走的?”散宜生说:“他们刚走不久。”武成王说:“别怕,我去给你们把珠子拿回来。你们在这儿稍微等一会儿。”
武成王上了神牛,这神牛可厉害啦,一天能走八百里。只见他撒开缰绳,没一会儿就追上去了。就看见方弼、方相兄弟俩在前面慢悠悠地走着呢。武成王大喊一声:“方弼、方相,给我站住!”方弼回头一看,原来是武成王黄飞虎,多年没见了,赶紧在道旁跪下,问:“千岁,您这是要去哪儿啊?”武成王大声呵斥:“你们为什么把散宜生的定风珠抢了?”方弼还嘴硬:“他给我当过河钱的,怎么能说是抢呢?”武成王说:“赶紧给我拿过来!”方相没办法,只好双手把定风珠递给了武成王。武成王又问:“你们俩这些年都在哪儿呢?”方弼说:“自从跟大王您分开,我们兄弟就在这儿盘河过日子,那日子苦得没法说。”武成王说:“我已经离开了成汤,现在归顺了周国。武王那可是圣明的君主,仁德跟尧、舜一样,现在天下三分,周已经占了两分啦。现在闻太师在西岐征伐,却一直没能取胜。你们要是没个好去处,不如跟我一起归顺武王,以后也能有个封侯的位子。不然,你们兄弟这一身本领可就浪费了。”方弼一听,高兴地说:“大王要是肯提拔我们,那可真是我们兄弟的再生之恩啊,当然没问题。”武成王说:“既然这样,那就跟我走吧。”
于是两人就跟着武成王,骑着马飞快地回来了。没一会儿就到了。散宜生和晁田看见方家兄弟跟着武成王回来了,吓得差点没昏过去。武成王下了马,把定风珠交给散宜生,说:“你们二位先回去,我带着方弼、方相随后就到。”
散宜生和晁田马不停蹄地赶回西岐的篷下,来见姜子牙。姜子牙问:“取定风珠的事儿怎么样了?”散宜生就把在黄河渡口被劫的事儿说了一遍。姜子牙一听,气得大骂:“散宜生!要是这是国玺,是不是也能被人在半路上抢去了!你先带着罪退下吧!”姜子牙拿着定风珠上了篷,把珠子献给燃灯道人。众仙一看,都说:“既然有了这珠子,明天就能破‘风吼阵’了。”可这到底能不能破,胜负又会如何呢?咱们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