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无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4章 世俗帝国建立172,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点,龙城无敌,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差不多了。”王猛放下酒壶,对右贤王道,“让你的人停手吧,天亮后派民夫来收编俘虏。告诉他们,愿意归降的,分土地,免徭役;想回家的,登记在册,开春后进行劳作,表现好的,放他们回去。”

右贤王一愣:“放回去?军师不是说要留着当劳力吗?”

“军师也说过,攻心为上。”王猛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轻声道,“让他们回去告诉江东父老,胡汉联军不是豺狼,是能让他们活下去的军队。这样,下次我们打到楚地,就不会再有这么多拼命的敌人了。”

右贤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朝身后喊了几句匈奴语。很快,匈奴骑兵们停止了追逐,只是举着火把,在营外形成一道圈,像看守羊群一样,将那些溃散的楚军士兵围在中间。

北风渐渐平息,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赵二柱在壕沟里冻得瑟瑟发抖,忽然听到上面传来汉军的喊话:“下面的人听着!放下武器,出来投降!归降者免死,分土地,给粮食!”

他抬起头,看到一个汉军小校站在沟沿上,手里举着一面白旗。那声音不大,却像一道光,照进了他绝望的心里。分土地?给粮食?这些词语让他想起了家乡的稻田,想起了媳妇说的那句“等你回来”。他犹豫了一下,慢慢站起身,朝着沟沿走去。

越来越多的楚军士兵跟着站了起来,他们互相搀扶着,踩着湿泥往上爬。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雁门关的城楼上时,赵二柱终于爬上了沟沿。他放下手中的断枪,看着眼前穿着汉军和匈奴服饰的士兵,忽然觉得,也许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远处的草原上,一只孤鹰盘旋着,发出一声凄厉的长鸣。王猛望着东方的朝阳,知道这场仗结束了,但历史的车轮,才刚刚开始转动。而那些在雁门关外流下的血,那些消散在风中的悔恨,终将在时光里,刻下胡汉合璧的第一个印记。

夕阳将战场染成血色时,汉军与匈奴骑兵并肩而立。陈朔望着满地狼藉,将一壶酒递给身旁的呼衍单:\"若非你们熟悉这些隐秘山道,怎能如此神速?\"呼衍单仰头饮尽,大笑道:\"若不是汉军的床弩和阵法,我们哪能这般轻松!\"

远处,幸存的楚军士兵举着白旗缓缓走来,他们的身影在暮色中显得如此渺小。这场以谋略与速度制胜的战役,不仅改写了边境的局势,更让草原与中原的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淬炼中,结下了超越族群的战友情谊。

项梁,这位传说中已死的统帅,醒过来时,身边只有几千人,他不是命大,而是急于杀敌,伪装成普通将领就出了大帐,在前线上被打败了。

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急于收拢溃散的楚军,他昏迷不醒时,汉口上班兵到此就有了主心骨。现在急令手下传递撤军军令,但为时已晚。

北风卷着沙砾,抽打在楚军士兵的脸上,像无数细小的刀子。项梁拄着长剑站在土坡上,花白的胡须被风吹得乱颤,他死死盯着前方扬起的漫天烟尘,喉咙里像堵着一团滚烫的血——那是匈奴骑兵冲锋时掀起的征尘,黑沉沉的一片,如同从地狱里涌出的潮水,正朝着楚军的两翼包抄过来。

“呜——呜——”

凄厉的牛角号声突然在旷野上炸开,紧接着,无数支响箭带着尖锐的呼啸划破长空。那些箭杆上系着的铜铃发出“叮铃”脆响,在混乱的战场上形成一种诡异的韵律,听得人头皮发麻。项梁胯下的战马突然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疯狂蹬踏,险些将他掀翻在地。

“稳住!都给我稳住!”项梁死死勒住缰绳,声嘶力竭地吼道。他低头一看,只见阵脚处的楚军骑兵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战马被响箭惊得狂躁不安,有的挣脱缰绳冲向己方步兵,有的原地打转将骑手甩落,还有的干脆朝着反方向狂奔,撞得阵型七零八落。

“将军!匈奴人在玩妖术!”旁边的副将周勃脸色惨白,他的战袍被马蹄撕开一道口子,“这些响箭不对劲,马听了就疯!”

项梁咬着牙没说话,心里却沉得像块铅。他打过半辈子仗,与匈奴人也交手过数次,却从未见过这般战法。那些响箭显然经过特殊改造,铜铃的频率刚好能惊扰战马,而匈奴骑兵却能稳稳地伏在马背上,一边控马一边射箭,箭矢精准得如同长了眼睛。

“咻咻咻——”

又一轮箭雨袭来,这次却是汉军的强弩。那些三尺长的铁箭带着破空的锐啸,从楚军正面的高坡上倾泻而下,在地上插出一片密集的箭林。奇怪的是,这些箭并非漫无目的地射杀,而是在楚军阵中圈出了一个巨大的圈子——箭杆插在地上,形成一道无形的界限,只要站在方块里,便不会被箭射中,可一旦有人踏出边界,立刻就会被射成刺猬。

“这是……什么意思?”周勃瞪大了眼睛,看着一个试图突围的亲兵刚跑出两步,就被一支铁箭穿透小腿,钉在地上。

项梁的心猛地一缩。他看懂了,这是心理战。汉军在用箭告诉他们:留在原地,尚有一线生机;妄图反抗,只有死路一条。这种无形的威慑,比刀光剑影更能摧毁军心。他低头看向阵中的士兵,只见他们一个个脸色煞白,握着兵器的手不停颤抖,目光在箭杆围成的界限内外游移不定,显然已经被这诡异的阵势吓破了胆。

“都别看了!”项梁挥舞着长剑,朝着天空劈出一道寒光,“不过是些唬人的伎俩!我们是江东子弟,是跟着武信君(项梁曾被楚怀王封为武信君)打天下的勇士!当年在东阿破秦军,在定陶败章邯,哪次不是以少胜多?今日就算被围,也要让胡汉联军看看我们的厉害!”

他的声音洪亮,暂时压下了阵中的骚动。一些老兵想起往昔的战绩,眼中重新燃起一丝斗志,纷纷举起兵器呼应:“愿随将军死战!”

可这股士气没能维持多久。北面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呐喊,项梁抬头望去,只见十万胡汉联军组成的铁桶阵正缓缓推进——前排是汉军的长戟兵,他们手持两丈长的戟,戟刃在阳光下闪着慑人的寒光;后排是匈奴的弯刀骑兵,他们的战马踏着整齐的步伐,马蹄声像闷雷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两翼则是弓手,他们的箭矢已经搭在弦上,随时可能射出致命一击。

“将军,北面有敌军精锐!”周勃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指着联军阵中那面迎风招展的“汉”字大旗,“是王猛的主力!他们把我们的退路全堵死了!”

项梁的心彻底沉了下去。他知道,这是胡汉联军最擅长的合围战术——匈奴骑兵包抄两翼,汉军主力正面推进,再用强弩阵限制楚军的移动,将他们困在一个越来越小的空间里。这种战术看似缓慢,却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让你在绝望中耗尽所有力气。

“分兵突围!”项梁猛地调转马头,长剑指向西侧,“周勃,你带左翼五千人冲击匈奴骑兵的薄弱处!我带中军直插汉军阵脚!记住,只要撕开一道口子,我们就能……”

他的话突然卡在喉咙里。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军队已经被联军分割成了数段——左翼的士兵被匈奴骑兵冲散,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跑;右翼的弓弩手则被汉军的强弩压制,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就连身边的中军亲卫,也有不少人扔下了兵器,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将军,没用了……”一个浑身是血的亲兵爬过来,抓住项梁的马缰,“士兵们都怕了……他们说,留在箭圈里还有活路,冲出去就是死……”

项梁气得浑身发抖,一脚踹开那个亲兵:“废物!我们是楚军!是要复兴大楚的!岂能贪生怕死?”他举剑指向一个正在后退的士兵,“你!给我站住!再退一步,我斩了你!”

那士兵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将军饶命!小人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我不想死啊!”他的哭喊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阵中所有压抑的恐惧。越来越多的士兵扔掉兵器,跪在地上哀求,甚至有人朝着联军的方向磕头,嘴里喊着“饶命”。

项梁看着这一幕,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在彭城誓师出征时的情景——那时候,帐下的士兵们一个个摩拳擦掌,都说要跟着他打到关中,夺回属于大楚的江山。可现在,不过一场伏击,就让这支曾经勇猛善战的军队变成了这副模样。

“悔啊……”项梁突然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绝望,朝堂上的文臣们几句话就让五十万大军陷入绝境。

他想起出发前,范增拉着他的手,老泪纵横地劝他:“将军,汉军与匈奴联手,必有阴谋。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如先驻军城外,静观其变。”

可那时候,他被接连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只觉得范增年老胆怯,还呵斥道:“亚夫老矣!我项氏子弟,从来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退缩的懦夫!”

现在想来,那哪里是退缩,分明是老成持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地狱开局我的老婆被骗缅北!

鸿蒙塔鸿蒙塔的白发仙

谢邀,刚穿越就被发现了

馒头烤着吃

我在国际上做祸害的那些年

蘑菇屋下的松鼠

修行之征途

善良大叔

鸿蒙炼天诀

布勒布勒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三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