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老宅
蒸不好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6章 老宅,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蒸不好饭,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家人对衰老的感知非常敏锐。
在张瑞山的日记里就提到过,张家人的衰老状态很短。一旦脸上出现衰老的状况,说明他很快就要死了。
在这段时间之前,张家人会充分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态不断下滑。那个时候大多数族人会选择回到家族。
当然,这是寿终正寝的情况下。
要是不小心死半路,或者出现意外折在任务途中,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曝尸荒野的情况下基本也没有尸变的可能,和大多数死去的动物一样,很快就会烂掉。
老去的张家人也很难有特别难以忍受的老态。除非受到了重创,不然不会有特别明显的佝偻状态。
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家人确实非常接近神话里的“得道之人”。
也就是仙人。
张千军在老宅里陪张胜安诵经,教他道家经典。有时候也在这些族人的指导下学习新的技艺,他甚至学会了跑马和拉弓射箭。
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被张海桐提着上马,一路带着的马术白痴。
张家人对自身各种状况的了解远胜于普通人,针对自身身体特性所发展出来的医疗技术也远超世俗。
但这些张家人似乎也很喜欢张千军。哪怕他提出来的一些养生法不一定有用,也会迁就于人。
他的年纪太小了。即便是留在老宅里的年轻人中的一份子,他也是这群人里年纪最小的。
上了年纪的张家人接受的教育也比较古板,不太会称呼他的名字,反而是连名带姓的喊。
不过他们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张千军的全名,其实是张千军万马,他们本质上也没有喊到全名。
张千军这三个字依旧是非常亲昵的称呼,至少对于他本人来说是这样的。
因为年纪小,这里的张家人对他格外纵容。竟然真给他收拾出来一个道堂,各自着手雕了三清祖师。
由于国际局势混乱,北部档案馆对外业务也停滞不前。北部档案馆名存实亡。尤其在张瑞山死后,这座老宅仿佛成了一座墓碑,静静矗立在长白山下。
它已经是这座山的碑了。
也是张家历史的一座碑了。
古人入葬,陵与墓不一定在同一处。可能陵在北边,墓在南边,中间相隔千里。
如果说张家古楼是张家人的墓室,那么老宅或许就是坟碑。
当长白山进入夏季后,远处吹来的风也只是短暂的为这座宅子带来生机。
张胜安曾经说过,他是个废人。
还留在这里的人,大抵也是要跟老宅陪葬的。这些老人都是张瑞山的旧部,拒绝南迁后,人生的结局早已注定。
然而没有人提起。
张千军更不知道。
一切的一切,一如多年前的事故一样,悄无声息迎来最终的结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