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分化外戚,燕山奇谭录,自在飞花1,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崇冷哼一声:“郭康,你们郭氏作恶多端,如今被揭露是迟早的事。这一切都是你们咎由自取。”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对郭氏的行为表示愤慨,对杨氏的弹劾也感到意外。李亨看着这一幕,心中暗喜,知道李泌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郭氏的罪行被一一揭露,郭康及相关涉案人员均受到了严厉的惩处。郭氏在朝堂上的势力瞬间土崩瓦解。
经此一役,杨氏在朝堂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而李亨对杨氏也多有安抚。李泌则暗中提醒杨崇,要谨言慎行,不可重蹈郭氏覆辙。杨崇心中明白,对李泌的提醒表示感谢。
“李大人放心,杨某明白分寸。此次能与大人合作,也是杨某的荣幸。杨某定会辅佐陛下,为大唐效力。”杨崇恭敬地对李泌说道。
李泌微微一笑:“杨大人深明大义,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大唐定能繁荣昌盛。”
通过李泌的巧妙设计,外戚势力成功被分化,郭氏的倒台让朝堂上反对改革的声音小了许多,为李亨推行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李亨对李泌的智谋更加赞赏,对改革的推行也充满了信心。而李泌深知,朝堂局势复杂多变,还有许多挑战等待着他们,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时刻关注着朝堂的动向,为李亨出谋划策,共同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
随着郭氏势力的倒台,朝堂上的气氛为之一新。然而,李泌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虽然暂时解决了郭氏这个大麻烦,但外戚势力错综复杂,仍需小心应对。
一日,李泌进宫面见李亨。此时的李亨心情明显好了许多,他笑着对李泌说:“李爱卿,此次多亏了你,成功分化了外戚势力,让朕的改革之路顺畅了不少。”
李泌躬身说道:“陛下过奖了,这都是陛下圣明,臣不过是略施小计。如今郭氏虽倒,但外戚势力仍不可小觑,我们还需继续留意。”
李亨点头:“爱卿所言极是。杨氏虽暂时与我们合作,但人心难测,我们也不能对他们掉以轻心。”
李泌说道:“陛下放心,臣会密切关注杨氏的一举一动。同时,臣建议陛下趁此机会,加快改革的推行,让朝堂上下看到改革的成效,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
李亨目光坚定地说:“好,就依爱卿所言。朕明日便在朝堂上宣布加快改革进度,希望能借此机会,让大唐焕然一新。”
然而,杨氏一族在尝到权力的甜头后,渐渐有些得意忘形。杨崇的侄子杨昭,在朝堂上开始拉帮结派,试图扩大杨氏的势力范围。一些大臣看不惯杨氏的行为,但又畏惧杨氏的权势,敢怒不敢言。
张九龄找到李泌,忧心忡忡地说:“李大人,杨氏如今越发嚣张了,杨昭在朝堂上公然拉拢大臣,结党营私。长此以往,恐怕会重蹈郭氏的覆辙啊。”
李泌微微皱眉,说道:“张大人所言极是。看来杨氏还是没能忍住权力的诱惑。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得想个办法敲打敲打他们。”
李泌思索片刻后,心生一计。他找到杨崇,语重心长地说:“杨大人,如今杨氏因揭露郭氏有功,深得陛下信任,在朝堂上的地位也今非昔比。但树大招风,还望大人告诫族中子弟,切不可得意忘形,做出有损朝堂稳定之事。”
杨崇心中一惊,他虽对杨昭的行为有所耳闻,但并未太过在意。如今李泌特意前来提醒,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李大人提醒得是,杨某定会约束族中子弟,绝不让他们做出出格之事。”杨崇说道。
李泌点点头:“杨大人明白就好。陛下对杨氏寄予厚望,若杨氏能继续辅佐陛下推行改革,日后必能家族荣耀,福泽深厚。但若是走上郭氏的老路,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杨崇送走李泌后,立刻将杨昭唤到府中,严厉斥责:“你最近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不像话了!李大人已经有所察觉,特意来提醒我。你若再不知收敛,不仅会毁了杨氏,还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杨昭心中虽有些不服,但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赶忙说道:“叔父教训得是,侄儿以后定会注意。”
李泌通过这次暗中警告,让杨氏有所收敛。同时,他也建议李亨在朝堂上多提拔一些中立的大臣,平衡各方势力,防止某一方外戚或大臣势力过于强大。
李亨采纳了李泌的建议,朝堂上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权力格局。在李亨和李泌的努力下,改革得以顺利推行,大唐的国力也在逐步提升。然而,李泌深知,朝堂的斗争永不停息,他和李亨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应对各种潜在的危机,为大唐的繁荣昌盛保驾护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