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发掘克虏伯
邪恶的胖子198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九十四章 发掘克虏伯,1983:从小剧团开始的强国梦,邪恶的胖子1981,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84年5月21日,滨州,沙河飞机修造厂
“克虏伯在数控和工业自动化方面还是很有底蕴的,老程那边打电话回来说谈判进展很快,克虏伯那边有现成的设备,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用在咱们的总装线上,难的还是配套工厂的设备,我们就算是愿意垫资帮助他们引进,也有很多配套单位不愿意,我们只能是一点点捋顺。”马奉山很是纠结,说白了都想占便宜,毕竟国内这些企业可都没有什么自力更生的概念,大多数时候都是靠着上级调拨,愿意自己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只是少数。
“这个问题不大,我会和刘老通气,到时候将这批设备纳入不列颠贷款的采购项目里,貌似不列颠公司也持有3.5%的克虏伯股份,也算是说得过去。”王跃自然是不怕那些单位不配合,外管局的几百亿美元在自己的手心里,他们估摸着还巴不得自己帮助他们花钱呢。
“老程参观了克虏伯为西汉斯F5战斗机生产的大修栈,技术相当先进,对比白头鹰设备毫不逊色,觉得咱们可以邀请对方帮助咱们升级枭龙b的生产线,毕竟消化白头鹰的技术并落地还需要很长时间,可克虏伯的技术却是现成的。”马奉山小心翼翼地提醒,沙河这边的枭龙b生产线实际上也是在一条报废的F5战斗机大修栈的基础上改造而来,虽说已经比成飞的枭龙A生产线先进了不知多少,可比起克虏伯的新式生产线却是一点可比性都没有。
“西汉斯的F5战斗机出勤率确实远超白头鹰方面,只可惜他们已经丧失了自研自产战斗机的能力,就算设备再先进也没有什么用。”王跃没敢说汉斯们的F5战斗机还要缝缝补补再用几十年,别说是自产战斗机了,到了后来,克虏伯都干脆放弃了军工版块,说是自废武功也不为过。
“他们的设备比白头鹰的先进很多,甚至比601那边获得的F14大修栈都先进不少,能搞大修栈,就能搞总装线,我觉得还是要抓住机会引进一部分,以提高枭龙b战斗机的生产效率。”马奉山继续说道。
“不光是枭龙b,歼12战斗机的总装线也要一并升级,现在的产量和质量都需要尽快提高。”王跃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要帮一帮汉斯们,使用汉斯设备,就等于是将部分技术参数反向渗透给汉斯们,不甘寂寞的汉斯们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未必就不能自己搞战斗机,后世汉斯一直都不自己搞战斗机,那是因为没有自己搅合,现在不一样了,自己可以帮他们嘛,不列颠和高卢人也不会拒绝帮助自己的欧洲盟友。
其实,60年代的时候,西汉斯眼见其他国家在垂直起降战斗机方面发展迅速,于是自己也按耐不住搞了一款,它的名字叫做EwR VJ 101,这是一款自带六台发动机、可实现2马赫飞行速度的“怪咖”;只可惜在研制了近五年时间之后由于风险太高,关键技术无法突破被下马了,后来,在70年代时也有一款 VAK 191的垂直起降战机出现过,但它最终也没能进入到现役,又有说是被白头鹰给搞垮了,反正是两次挫折以后汉斯们好像就放弃了自研战斗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