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0章 泗水藤家,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潘仲,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青年闻言,含笑连连点头,紧接着略微垂首,抱拳说道:</p>

“果真是武县尉,在下泗水藤渊,见过武县尉!方才听到吴贤弟直言称呼阁下武县尉,这才出言相询,还望武县尉莫怪在下忽然插嘴置喙。”</p>

武植闻言,目光微闪,抱拳回礼道:“这位兄弟原来是泗水藤家的汉子,难怪气度非凡。”</p>

藤渊闻听武植知道自己泗水藤家的名号,眼中掠过一丝傲色,不过依旧语带谦虚的回道:</p>

“家中略有薄名,没曾想武县尉也有耳闻,藤渊羞惭,羞惭!”</p>

武植眉梢微挑。</p>

泗水,指的就是康乐县旁边的的泗水县。</p>

因为泗水县内以前有一个水泊,唤作泗水泊。</p>

那泗水泊由县内无数条河流汇聚而成,水泊内港汊交错,小岛如星点缀,且芦苇幽深,水道极其复杂。</p>

所以才用这水泊取名——泗水县。</p>

而泗水县与阳谷县中间,相隔的便是康乐县。</p>

至于这泗水藤家,则是指泗水县内最大的豪族——藤家!</p>

倘若非要比较,这藤家跟原来阳谷县的朱家庄差不多。</p>

不过,泗水藤家除了朝中没有朱勔那种高官当做背景外,藤家在泗水县的威势,可比朱家庄原本在阳谷县的威势要大得多,本身实力也要强横得多。</p>

无他,便是因为藤家手底下有近两千水军。</p>

只是这水军是明面上的叫法,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藤家是水匪出身,泗水县百姓暗地里也一直叫他们做水匪。</p>

毕竟这藤家以前一直做的都是劫取漕运商船那些勾当。</p>

藤家经历了几代,近五六十年,一直盘踞在泗水泊内经营,直到十年前,藤家将泗水泊内的其他敌对家族一一铲除,成了唯一胜者。</p>

现如今,这藤家已然成了泗水泊甚至是泗水县的无冕之王,数十年的经营,可想而知那泗水泊内已然被藤家建设成何等铜墙铁壁。</p>

而这泗水泊的位置也是奇绝的好,正位于泗水县最重要的漕运关隘,别说是泗水县了,整个东平府内,那泗水泊的漕运码头也是重中之重。</p>

至于原因,便是因为泗水泊码头能直达途经东平府的大运河。</p>

大运河——上接北境,下接江南,乃是大宋最重要的漕运通道。</p>

靠大运河漕运来往的货物,只要进出泗水县,必定要走泗水泊码头。</p>

而大运河在东平府的河段不算多,且只途经泗水县。</p>

至于阳谷县、清河县等其他东平府县城,自是没有吃到大运河这旷世工程的先天福利。</p>

从泗水泊码头漕运上岸的货物,也不仅限泗水县内的商户,还有康乐县、阳谷县、清河县等这些内陆县城的商户,货物通过漕运从泗水泊码头上岸后,再陆运转送到各自县城。</p>

如此一来,控制泗水泊码头的藤家,无疑是捏住了途经泗水县大运河河段的漕运权,这基本就等于掐住了泗水县各大行当的咽喉。</p>

要知道,漕运成本远比陆运成本要低得多,能选漕运的,没人会选陆运。</p>

有了这地利,加上藤家在泗水泊沥心呕血经营这数十年,这才造就了泗水藤家的威名。</p>

至于藤家为何从水匪摇身一变成了水军,也并不难想,正是被府衙招安了的缘故。</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门神医

小楼听雨本尊

暗体

沣水森

我的空间能修仙

暗夜茗香

国运:扮演张麒麟,我是女版小哥

离殊公子

魔门败类

惊涛骇浪

妙手大仙医

金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