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游北海暮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0章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洪荒:截教女仙,朝游北海暮苍穹,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双眸微阖,气息若有似无。

然而,就在其入定的刹那,整座洞天福地似乎都“活”了过来,以一种更深刻、更和谐的方式运转着。

自此,菩提祖师便在这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深居简出。

时而于洞府深处打坐参禅,神游太虚,周身道韵流转,与天地同呼吸;

时而在丹房内引动地火天精,看护炉鼎,炉中紫气氤氲,异香扑鼻,金丹之象隐现其中。

山中岁月静好,却又不乏玄机。

菩提祖师参禅炼丹之余,常于洞府深处开讲大道,那声音并非刻意宣扬,而是自然而然流淌而出,如清泉石上流,如松风过幽谷,玄奥莫测,蕴藏天地至理。

此等道音玄玄,穿透了山间云雾,吸引了无数慕道生灵。

山径之上,渐渐汇聚起形形色色的求道者:

有宝相庄严的僧人,为参悟佛法真谛而来;

有仙风道骨的道者,欲印证玄门妙法;

有饱读诗书的儒生,希冀明了修身济世之道;

甚至不乏一些灵性初开、渴望超脱的精怪妖灵,亦被那玄妙道音所摄,悄然伏于山涧林莽,屏息聆听。

一时间,灵台方寸山下,仙光隐隐,佛唱低回,儒衫飘动,妖气暗藏…三山五岳的奇人异士,三教九流的求道生灵,汇聚于此!

山下,人头攒动,却又诡异地保持着一种敬畏的寂静,都在等待那三星洞府开启之日。

这一日,晨钟暮鼓般的道音自斜月三星洞内悠悠传出,洞门无风自开,氤氲清气弥漫而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祖师须菩提的声音并不洪亮,却清晰地传入山下每一个生灵的耳中、心中!

这开篇,竟是太上《道德经》真言!

然而其阐述的角度,却融合了佛门的“空性”与儒家的“中庸”,直指本源,令人耳目一新,如醍醐灌顶!

紧接着,祖师话锋一转,又讲起佛门《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理,却以道法自然、儒家教义来印证,深入浅出,将玄奥佛理化入寻常万物之理中。

最后,竟又论起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之道,言明此亦是修行,是炼心,是积德,是通往大道的另一种路径。

其论恢弘正大,令人心折。

山下众生,无论仙佛人妖,皆听得如痴如醉!

然而,当这些求道者满怀热切地想要上山拜师时,却愕然发现,眼前只有一片看似寻常、却无论如何也走不进去的迷雾!

祥云笼罩的山体近在咫尺,清晰可见山间灵泉飞瀑,仙鹤翩跹,甚至能隐约听到洞中传来的渺渺道音。

但任凭你驾云、遁地、撕裂空间,都如同撞在无形的铜墙铁壁之上,不得其门而入!

“此山有灵,非有缘者不得入!”

一位尝试了三天三夜、法力耗尽的老道士颓然坐地,望着那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的仙山,发出无奈的叹息。

“缘法何在?”

一位身披袈裟的游方僧侣,对着迷雾深深叩拜,虔诚诵经,山门依旧紧闭。

“哼!装神弄鬼!看本大王砸开这鸟门!”

一头脾气火爆的黑熊精现出原形,百丈妖躯挥动巨掌,裹挟着万钧妖力狠狠拍向迷雾!

“砰!”

巨掌如同拍在虚空,恐怖的力量泥牛入海,连一丝涟漪都未荡起。

反震之力传来,黑熊精惨嚎一声,庞大身躯倒飞出去,撞塌了数座山峰,狼狈不堪。

无论仙佛妖魔,皆被阻于门外。

唯有极少数心性纯粹、灵光内蕴之辈,在迷雾前静心凝神,放下所有执着与妄念。

于冥冥之中感应到一丝微弱的指引,方能在迷雾中找到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蜿蜒曲折的羊肠小径。

沿着小径前行,看似走了许久,实则不过片刻,眼前豁然开朗,那斜月三星洞的入口,便静静呈现在眼前。

洞前青石之上,往往已有一位道童含笑而立,揖首道:“祖师已知贵客将至,请随我来。”

洞府之内,别有洞天。

讲经坛上,须菩提祖师端坐蒲团,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月白道袍纤尘不染。

祖师讲道之时,时而引《道德》玄言,阐述无为自然;

时而诵《金刚》妙谛,点破诸相皆空;

时而论《论语》仁恕,阐明修身齐家。

儒释道三家精义,在其口中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毫无滞碍。

台下听讲者,有白发苍苍的道门真修,有宝相庄严的佛门比丘,有正气凛然的儒门士子,甚至还有几头收敛了妖气、眼神清澈的异类精怪。

斜月三星洞,以“天外仙宗”为名,气象却非寻常仙门那般等级森严、法度凛然。

祖师讲道随心,收徒更是随缘。

并不强求弟子叩拜,也不强求皈依何种教义。

不问出身,只看心性与缘法。

缘至,樵夫渔子亦可入室;

缘浅,金仙菩萨亦难入门。

门下弟子,有长居洞天、日日洒扫聆听的。

有那白猿,被祖师赐名“通臂”,负责打理药园;

有那青衫儒生,被祖师点化后,常于林间竹舍读书,偶有所得便与同门论道,其浩然之气与洞天灵机相得益彰;

那老僧在琴音中悟道后,便在湖边结庐而居,每日默诵心经,其佛光与道韵和谐共存;

有熊妖则成了巡山力士,守护洞天安宁。

妖类在此,只要心向大道,不惹是非,祖师亦一视同仁。

洞天灵气滋养下,不少精灵妖物褪去凶戾,渐生灵智,或为童子,或为坐骑,或为护法灵兽,与人类修行者和睦相处。

整个斜月三星洞,呈现出一种罕见的大同气象:

僧可论佛,道可谈玄,儒可讲理,妖可修心,彼此虽有差异,却皆在祖师那包容万象、直指本源的大道纶音下,找到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无论出身,无论修为高低,此刻皆沉浸在那直指本心、圆融无碍的大道纶音之中,如痴如醉。

岁月在洞天中仿佛失去了固有的刻度。

菩提祖师依旧时常打坐,心湖依旧映照大千;

丹炉时而燃起,道香永萦洞府;

道音虽不常响,但只要响起,必有生灵顿悟。

那轮斜月,清辉永恒,洞彻幽微。

那三点心星,光芒温润,指引迷途。

有道是: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天外仙踪渺,大道在此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九转星辰诀

我的狗皮膏药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穿越末日来见你

我的世界,未来大明

碗里的烟火气

都市隐修人

无念圆满

NBA:穿越神医变教练带飞姚明

长安宁岁无忧

食人山庄

龙湵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