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游北海暮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0章 道门四大天师归位,洪荒:截教女仙,朝游北海暮苍穹,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上道祖之音跨越三十三重天,清晰响彻心田:
“大善!戾气尽消,功德圆满。汝持身以正,开道统以济世,当承‘天师’之位!”
刹那间,霞光万道,瑞气千条!
张道陵周身清光大放,身形在无数弟子与信众的仰望中,沐浴着接引仙光,衣袂飘飘,朝着那三十三重离恨天,冉冉飞升而去。
地上,“五斗米道”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渐渐被另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号取代——天师道。
龙虎山巅,天师府正殿的匾额在仙光映照下,“正一明威之道”六个古朴大字,熠熠生辉,一条以正驱邪、以道化民的通天之路,已在人间铺就。
——————
且说张道陵飞升离恨天的仙光尚未散尽,人间道统已如星火燎原。
龙虎山天师府内,那卷《老子想尔注》悬于正殿,每日晨昏自有清光流转,诵经声百里可闻。
山道上求符问诊的百姓络绎不绝,五斗米堆满仓廪,又化作米粥赈济四方。
蜀中瘴疠之地,因“二十四治”祭酒广施符水,疫鬼竟不敢犯;
荆楚水泽之乡,天师道弟子率民修堤,刻“都功印”符文于巨石镇水,连年无患。
更有道门修士行走市井,黄符贴于陋巷可驱鼠蚁,朱砂画在桥墩能固根基。
百姓口耳相传:“天师虽去,道法长存!”
三十三重天外,离恨天兜率宫。
八卦炉紫烟袅袅,太上老君端坐蒲团,目光垂落人间。
见那龙虎山气运如金柱贯天,万千道脉自其中生发,
其抚须含笑:“道种已播,人间道门合该大兴。”
话音落处,老君顶上庆云翻涌,三朵清净道莲悠然绽放。
莲蕊中各飞出一道先天清气,如流星坠向凡尘。
第一道清气,落于括苍山巅。
悬崖云雾如沸,葛玄青衫已被露水浸透。
这位年近花甲的老者,正用玉刀小心剥离一株千年首乌的根须。
其鬓角染霜,眼中却燃着少年般的光——三十年前弃儒学道,十载寻访方拜入道门高人左慈门下,得授《太清丹经》,方知丹道之浩瀚。
“师父,暴雨将至!”
药童指着天边翻涌的墨云喊道。
葛玄头也不抬:“取玄晶罩来,此物沾不得凡水……”
话音未落,东方天际忽裂开一道金缝!
漫天墨云被无形之手搅动,竟旋转凝结成一枚横贯苍穹的九转金丹虚影!
金纹丹霞泼洒下来,正笼罩葛玄全身。
“轰——!”
清气灌顶!葛玄手中那株首乌骤然剧震,根须如活蛇缠上他手臂。
七彩霞光自首乌内部迸发,在其灵台炸开万千景象:草木抽芽是丹炉初火,山石风化是文武煅烧,江河流转是水火相济!
“哈哈哈哈!”
葛玄仰天长笑,白发在丹霞中狂舞,
“痴矣!原来草木金石之性,便是天地大丹!何须铅汞,何须鼎炉!” 笑
声中,其并指划向首乌。
霞光顺着指尖流入,那千年灵根竟在他掌心熔炼、提纯,化作一滴翡翠色的草木本源!
药童扑通跪地:“师…师父成仙了?”
葛玄掌心托着那滴翠液,眼中映照万里河山:“传令下去,移栽百草于阁皂山——自今日始,吾立灵宝丹宗!以山河为鼎,以岁月为火,炼这人间长生药!”
第二道清气,坠入鄱阳波涛。
浊浪排空,堤坝在呻吟。豫章郡守许逊袍袖尽湿,泥浆漫过官靴。
这位弃官修道的父母官,正指挥百姓用巨石加固裂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