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围点打援
一笑付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围点打援,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一笑付苍穹,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此刻,王校尉最为关注的,正是那五十人队伍中的鞑子,
他隐隐感觉到,那里头必定隐藏着鞑子的关键人物。
林校尉的眼神瞬间变得冷冽如冰,能将周围的空气都冻结。
他迅速看向李总旗,语气坚定且果断地下令:
“李总旗,你即刻带领你营的三百人,
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左边,务必把那个高地给我牢牢拿下。
记住,这群狗鞑子很可能会像疯了一样派人断后,
要是他们敢来,你必须像一堵坚不可摧的城墙,死死顶住鞑子的疯狂进攻!”
“校尉大人,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咱们可都是从无数场与鞑子的恶战中拼杀出来的精锐,
这任务对咱们来说,小菜一碟!包在我身上!”
李总旗一听命令,顿时喜笑颜开,
那笑容中带着对战斗的渴望与对鞑子的仇恨。
他与鞑子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只要一听说能打鞑子,每次都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在最前头。
对他而言,只要是杀鞑子的命令,
那就是世间最好的命令,能让他兴奋得热血沸腾。
“其他人继续跟我走!
等李总旗与鞑子交上手,咱们就瞅准时机,从背后如鬼魅般偷袭,
务必把这群鞑子一网打尽!
那里头肯定有鞑子的大官,要是抓住了,那可是实打实的大功一件啊!”
王校尉沉声说道,声音在众人心头回荡,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众人纷纷应和,
面容瞬间变得更加严肃,那严肃的神情如同山岩般冷峻。
然而,在这严肃之中,又隐隐透露出一丝按捺不住的喜气。
毕竟校尉大人都说了这是大功,
一旦立下此功,他们的军功章上必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为他们军旅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
此时,喊杀声已如汹涌的潮水般,响彻整个战场。
箭矢带着尖锐刺耳的呼啸声,如流星般穿梭而过,那声音仿佛要撕裂空气。
刀砍在肉体上的闷响,就像重锤敲击着大地,每一声都让人的心为之震颤。
人马厮杀时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如同地狱传来的哀号。
重物倒地的扑通声,一阵接着一阵传来,
那是命运的丧钟在敲响。
即便在白昼之下,四处也已燃起星星火光,
那火光在风中摇曳,是在为这场残酷的战斗翩翩起舞,
又像是在为逝去的生命默哀……
在距离落山坡数公里外的山顶,
一座由石头堆砌而成的香火庙,
静静矗立在这片略显荒芜的山巅。
庙身饱经岁月的侵蚀,
石头的缝隙间长满了青苔,无言中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庙前的香炉中,几缕残香的烟雾袅袅升腾,
在炽热的阳光下显得愈发缥缈。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习俗,
每一个即将踏上落山坡那被称作镇魂道的人,
都会怀着敬畏之心来到此处,在庙前虔诚地祈福,
祈求路途平安,能顺利通过那片神秘而又充满未知的区域。
此刻,远处的落山坡已然化作一片惨烈的战场。
浓烈的硝烟如乌云般笼罩着大地,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
大将军站在高处,眉头紧锁,
目光紧紧盯着那大批突然掉头撤退的鞑子,眼神中满是疑惑与思索。
他心中暗自思忖,
在这战斗最为胶着的时刻,突然做出战略后撤的决定,实乃兵家之大忌。
更何况,当下的局势对鞑子极为不利,
他们若能孤注一掷,
集中兵力全力攻打南面的阵地,或许还有一丝反败为胜的希望。
可如今,这些鞑子却像是突然失去了理智,
毅然选择撤退,甚至还主动去清剿后方部队,这究竟是出于怎样的盘算?
大将军的心中,疑云密布。
“打得妙啊!”
洪英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王县伯这一手,简直是神来之笔!
他这是把小鞑子们的部署全都打乱了,
不愧是足智多谋,用兵如神啊!”
洪英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连连点头,对王铭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大将军听闻,脸上也渐渐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他微微点头,目光依然凝视着远处的战场,缓缓说道:
“确实精彩!
王县伯定计,小侯爷配合,
他们这一仗,打出了咱们的威风,也展现出了王县伯非凡的军事才能。
等这场战事结束,必须要将这一战详细记录下来,让全军将士都好好学习学习,
看看该如何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依我看呐,这一战咱们胜算在握,王县伯这出色的指挥,已然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大将军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信心,仿佛已经看到了最终的凯旋。
他思绪不由自主地回溯到开战之前,
在落山坡之战,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小侯爷本来领受了大将军的命令,要去强攻落山坡。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却毫无惧色,心中满怀对胜利的渴望。
他打算亲自率领着麾下将士,向着驻守落山坡的那支万人鞑子部队进发。
不过,后来被王铭给拦住了,给了他一份方案,
让他按照方案进行偷袭和伏击,穿插!
与此同时,
帮助大将军精心部署,派遣前军如铜墙铁壁般将雁门关团团围住。
警惕地注视着关内的一举一动,
时刻防备着关内敌军出兵支援落山坡的鞑子。
不仅如此,大将军还采纳了王铭的巧妙建议,
在雁门关外不远处,有条不紊地布置了许多投石机。
这些投石机犹如一只只蛰伏的巨兽,蓄势待发。
每隔一段时间,随着大将军一声令下,
投石机便会发出沉闷的吼声,巨大的石块如流星般划过天际,朝着城内呼啸而去。
虽然这些石块造成的直接杀伤力有限,但在城内却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慌乱。
鞑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
原本井然有序的防御部署瞬间被打乱,他们的心中开始弥漫起一丝恐惧与不安。
而在雁门关通往落山坡的必经之路上,
王铭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他命人打造了大量坚固的三角木支架,
然后毫无规律地将它们布满了整片区域。
这些三角支架看似简单,实则是威力巨大的拒马神器。
烈日高悬,
照在这些巨大的木具上,
投下一片片斑驳的阴影。
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道路上,犹如一道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每一个三角支架都需要三四个人合力才能勉强抬动,
若是鞑子想要清理这些拒马,就必须下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时小侯爷站在一旁,看着这些拒马,心中暗自思忖:
“这些拒马定能成为困住鞑子的牢笼,为我军创造绝佳的战机。”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自信,相信那些鞑子绝对会被困住在此地。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战斗终于打响。
当落山坡的喊杀声传出来的时候,很快就惊动了雁门关的左贤王。
他立即下令派出三万大军前去支援。
当鞑子的援军从雁门关出来,
朝着落山坡疾驰而来时,毫无防备地踏入了王铭精心布置的陷阱。
他们被这些密密麻麻的拒马阻拦,一时间人仰马翻,阵脚大乱。
就在鞑子们惊慌失措,试图清理拒马之时,
左右两侧,右军与后军如猛虎下山般迅猛杀出。
将士们的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口中喊着震天的杀声,如潮水般涌向鞑子。
鞑子们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惊恐地看着如狼似虎的敌军,心中充满了绝望。
紧接着,
中军在投石机的有力配合下,如一把锋利的匕首,
果断地切断了这股鞑子的后路。
投石机不断地发射着石块,砸落在鞑子的队伍中,激起一片片尘土和惨叫。
中军将士们呐喊着冲向敌人,与被困的鞑子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那些本欲前往落山坡救援的鞑子军队,
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刚一出城,便陷入了如此绝境,
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越挣扎便陷得越深……
在雁门关内,
看着城外局势已然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
左贤王端坐在帅位上,面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
帐外不断传来的战报,如重锤般一下下敲击着他的心。
他深知,若再不采取行动,被困的鞑子军队必将全军覆没。
终于,左贤王猛地一拍桌子,
霍然起身,决定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出城救援。
随着一声令下,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
马蹄声如雷,几万鞑子骑兵如汹涌的黑色浪潮般涌出城门,朝着被围困的区域席卷而去。
中军的将士们严阵以待,他们如同一道钢铁长城,横亘在鞑子的必经之路上。
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瞬间爆发,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震碎。
阳光洒在兵刃上,反射出冰冷的光,
与四溅的鲜血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
左贤王骑着高头大马,在阵中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
手中长刀挥舞,所到之处血花飞溅。
然而,中军的抵抗超乎想象的顽强,
每前进一步,鞑子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左贤王的军队最终以伤亡三成的代价,
艰难地撕开了中军的防线,将被困的残余鞑子救了出来。
原本三万人的支援队伍,此刻只剩下一万多人,
个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他们相互搀扶着,匆匆退回雁门关。
进城后,左贤王深知局势不利,只得下令步步为营,
凭借雁门关的坚固防御死守。
而另一边,
因为这被派去救援落山坡的鞑子兵,却遭遇了重重阻碍。
从雁门关通往落山坡的道路上,布满了大华军队设置的三角阻拦木栅。
这些木栅犹如一道道狰狞的巨兽,横亘在路中,
使得鞑子骑兵根本无法快速前进。
大华军队则趁机不断袭扰,鞑子兵疲于应对,
竟无一人能够突破封锁,抵达落山坡脚下。
不仅如此,
其他几个鞑子据点也未能幸免,大将军早已派兵将它们团团围住。
被困在据点里的鞑子们,就像被关进笼子的野兽,既无法突围而出,
又得不到外界的支援,只能在绝望中等待着落山坡战事的消息。
当他们得知落山坡的困境后,自知大势已去,很快便放弃了抵抗。
这场战役,大华军队大获全胜,
充分展现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强大的战斗力。
战后,洪英与一群将军们聚在一起,谈论着这场战斗。
红缨看着身旁的众人,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
此次出征前,
他满心期望能在这些将领中发现如同大将军、小侯爷或是王铭这样有勇有谋的人才,
可现实却让他明白,这般杰出的人物实属凤毛麟角。
洪英环顾众人,缓缓开口说道:
“咱们能取得这场大胜,全赖王县伯的‘围点打援’之计。
大家都知道,鞑子骑兵机动性强,若想取胜,必先遏制其速度。
王县伯让人打造大量三角阻拦木栅,
成功延缓了鞑子行军,为我们创造了战机。
这次咱们以七八万兵力包围三万鞑子,
兵力占优,胜算自然更大。”
众将军纷纷点头称是。
洪英接着说道:
“从落山坡南面布局开始,咱们的目的就不是正面硬拼,而是牵制掩护。
小侯爷则趁机带兵穿插到鞑子后方。
鞑子发现据点被攻,必然回援,
而咱们提前设伏,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现在看来,咱们这边进展顺利,
接下来就看小侯爷那边,能否凭借战术穿插取得更大战果了。”
将军们听闻,都将目光投向落山坡的方向,
心中默默期待着小侯爷的捷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