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付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深山寻水,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一笑付苍穹,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紫山县

南城门口,

小侯爷身姿挺拔,与王铭一同伫立于此。

二人的目光越过城门,投向那正在有序登记的人群

——一群面容憔悴却难掩眼中期待的难民。

如今,这难民的队伍相较于之前,规模已然小了许多,

大致估算,也就百余人。

想是在过去的十来天里,周边区域听闻消息的难民,大多都已纷纷赶来。

而剩下的,恐怕便是那些隐匿在茫茫黄岭之中艰难逃难的人了。

他们或许由于消息传递极为缓慢,

直至今日,也就是以工代赈实施十多天后,才陆续现身。

回忆起最初的那三五天,

每日都是人潮涌动,动辄上千人的壮观场面。

可如今,一天收留的人数不过百来号。

不过,这样的变化并未影响王铭和小侯爷内心的喜悦,

他们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兴奋与欣慰交织的神色。

在这过去的十来天,

紫山县仿佛经历了一场神奇的蜕变。

曾经摇摇欲坠、破败不堪的城墙,如今已焕然一新,

坚实的墙体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静静地守护着这座饱经风雨洗礼的县城。

县城内的房屋,绝大多数已修缮完毕,焕然一新的屋舍错落有致。

仅有少部分损毁程度过于严重,不得不推倒重建,

这也使得这部分工程的进度稍有延迟。

据经验丰富的工匠们预估,最多再过半个月,

整个县城的房屋修建工作便能圆满收官。

目前,

紫山县已经从各项基础建设中调配出了上千号人手。

其中一部分人被有条不紊地集中安排到河道区域,

他们肩负着挖掘淤泥的重任,旨在让河道恢复往日的通畅,

让以后的河水能够畅快地流淌,为县城带来生机与活力。

另一部分人则被分派至县城周边广袤的荒地与农田,

他们挥动着手中的农具,开荒拓土、翻耕土地。

而他们所使用的工具,无疑是这场建设与开垦工作的得力助手。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近三百名技艺精湛的工匠们。

这些工匠不辞辛劳,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没日没夜地打造着各式各样的铁器、农具。

从锋利的锄头到实用的曲辕犁,一件件工具在他们的巧手下诞生。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工匠的无私奉献,

周围那些荒芜已久的土地,

在大量难民不辞辛劳的耕耘下,逐渐变得平整,

宛如一块块等待书写耕种篇章的黄色画布,

只待一场及时雨的降临,便可播下希望的种子。

最近这段时日,

天空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干旱之幕所笼罩,迟迟不见降雨的迹象。

然而,王铭心中却始终坚信,大自然的规律不会被打破,

雨水定会在不久的未来如期而至。

毕竟,再严重的干旱,

也不至于让大地,半年甚至一年都得不到雨水的滋润吧?

就在他与小侯爷站在城墙外,

专注地观察着眼前的一切,

一边兴致勃勃地指指点点,

一边热烈地讨论着各项工程的进展与未来规划的时候,

远处的官道上突然扬起一片尘土,

紧接着,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来,

马蹄声如鼓点般急促,打破了此刻的宁静……

“报!”

一匹快马如疾风般驰至紫山县城南门口,

马上的信使身形矫健,利落翻身下马,

“扑通”

一声单膝跪地,

抱拳高声道,

“启禀小侯爷、王大人,大事不妙!

如今城外缺水严重,城外河流已彻底干涸,

就连那河流源头的泉水也已枯竭,点滴皆无。

今日城外农田劳作之处的百姓,用水已到了极为窘迫的境地,

不得不从城内运送大量水源来维持。”

小侯爷与王铭原本正专注于眼前事务,

听闻此言,皆是身躯一震,

目光交汇间,满是忧虑之色。

这段时日,天气愈发干旱,

仿佛老天要将世间水分都蒸发殆尽。

原本在黄岭山脚下,尚有几处泉眼,

那汩汩涌出的清泉,一直如母亲的乳汁般,

滋养着大部分难民,供应着他们的日常饮水。

再加上县城东南西北四个城区分布的七八口井,

才堪堪满足这些难民每日的生活之需。

可谁能想到,

如今难民数量激增,已近一万五千之众。

这还仅仅是难民,小侯爷麾下那五千兵马,

人要饮水,马要吃草喝水,用水量更是庞大。

如今,黄岭山下那几处曾带来生机的山泉,已然干涸,

如同枯竭的生命之源,再也无法提供一丝水源。

如此一来,城外劳作的百姓用水,

便只能依靠从城内井中打水,再长途跋涉运送过去。

如今,祸不单行,

眼下城内井水的水位也急剧下降,

每日供应城内居民用水都已紧张万分,

若再加上城外的巨大需求,这局面实在是岌岌可危。

“这该如何是好?”

小侯爷剑眉紧蹙,满脸的焦虑如乌云般密布,

“王兄,难道往后,我们每日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往城外送水不成?

若是路途近些,倒还能勉强支撑,

可如今诸多农田不断开垦,越耕越远,距离城外已有数十里之遥。

还有那些负责整修河道、挖掘淤泥的百姓,

劳作之处都快延伸到河山县地界了,

同样远在数十里外,这这这……

究竟该如何是好呀?”

小侯爷心急如焚,牵着马绳来回踱步,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

“小侯爷切莫慌乱。”

王铭稳坐马上,神态沉稳,

手中纸扇轻轻摇动,扇面上的墨香似乎也无法驱散这紧张的气氛。

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深邃,陷入了沉思。

良久,只见他眼神一亮,

“歘”的一声将纸扇迅速折叠起来,

神色坚定地看向小侯爷,温声说道:

“小侯爷,你看,城外无论是河流走势,还是农田分布,皆紧靠着黄岭。

黄岭群山巍峨,连绵不绝,广袤无垠,宛如大地的守护者。

如此广阔之地,我就不信,其中会无水可用。

哪怕是寻个地势较低的山谷,咱们派人打井,想来也应能打出泉水来。

依我之见,咱们不妨再选派精悍人手,

深入黄岭,以地毯式搜寻之法,仔细查看,

寻觅那地势较低或者可能有水的地方。

如此,或可解城外用水的燃眉之急。”

“也只能暂且如此了。”

小侯爷无奈地长叹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与无奈,

“不然的话,实在是别无他法,

若最后实在没办法,那只能每日从……”

小侯爷欲言又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与担忧。

“小侯爷但放宽心。”

王铭见小侯爷满脸忧色,心急如焚,

赶忙出声宽慰,顺势打断了小侯爷尚未出口的忧虑之言,

“此刻当务之急,便是即刻派兵赶赴黄岭一线,展开详尽排查。

再多寻几位对当地山川地理谙熟于心的百姓同行,

如此,寻得水源的希望必定大增。”

“好!就按王兄说的办!”

小侯爷连声称好,旋即提高音量,高声传令,

“来人呐!

速去通知李校尉,命他即刻带兵前往黄岭。

着令他将人马分散开来,扩大搜寻范围,

须如细密罗网般,将那黄岭山内仔细搜遍。

着重寻找地势低洼的山谷,以及隐匿其中的山泉。

一旦发现可挖井取水之处,或是有水源存在的迹象,务必立刻前来如实禀报。

切记,多找几位熟知当地地势与山中情形的百姓充当向导,

不可有误!”

“是,小侯爷!”

一名护卫领命,毫不犹豫,

当即飞身上马,扬尘疾驰而去,

以最快的速度将小侯爷的命令传达给李校尉。

不多时,

只见城内奔腾而出上千匹战马,

铁蹄铮铮,声势浩大。

为首之人正是李校尉,

他骑马行至小侯爷与王铭跟前,

赶忙在马上抱拳行礼,身姿矫健,气势不凡。

“小侯爷,王大人,末将......”

小侯爷心急如焚,未等李校尉开口说完,

便直接一摆手,语气急促地说道:

“无需多言,事不宜迟,速去速回!

搜寻之时务必仔细,若有任何情况,即刻来报!”

“得令,小侯爷!”

李校尉言辞简洁,再次抱拳作揖,而后手臂一挥,

策马如箭般朝着黄岭方向飞驰而去。

身后上千匹战马宛如洪流,紧紧相随,

从小侯爷和王明面前呼啸而过,

刹那间,

黄沙漫天,滚滚而来。

小侯爷和王铭躲避不及,

被这扑面而来的沙尘呛得咳嗽连连。

“咳咳......”

小侯爷眉头紧皱,面露怒色,

刚要出口怒骂几句,却被王铭眼疾手快,伸手拉住了胳膊。

王铭一边拉着小侯爷调转马头,

往旁处疾驰以躲开这漫天尘土,

一边劝道:“小侯爷,消消气。

如今正值干旱时节,这土路本就干燥,

马匹疾驰而过,扬起尘土在所难免呐。”

说到此处,

王铭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犹如黑暗中划过一道灵光,

心里忍不住暗喜着:

“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

修路是个大工程,不愁那些难民没活干啊!

待河渠挖通、河道修缮竣工之后,不妨留下一部分人手,专司修路之事。

如今每日烧制的白石灰堆积如山,

之前建房筑墙倒是用去不少。

可如今城墙已然修葺完毕,房屋建造也渐入尾声,

石灰的用量自是大大减少。

何不以这些石灰铺设道路,

如此一来,既能物尽其用,又可改善行路状况,岂不是一举两得?”

然而,这念头虽好,

王铭思索一番后,还是暂且将其搁置。

毕竟当下大部分人手都忙于修理河道、挖掘淤泥,

还有一部分在农田辛勤劳作。

唯有待河道全面疏通,连通河山县与紫山县之后,

方能统筹安排此事。

待河道内的淤泥清理得一干二净,

城外广袤的农田也都完成细致翻耕之后,

届时所余的众多人手,自是不能任其闲散。

王铭心中早有一番谋划,

他欲以紫山县为核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各开辟出一条宽阔笔直的官道。

此计若成,一来可延续救灾之势,

为灾民安排劳作,使他们能凭双手换取生计;

二来道路畅通之后,无论是行商之人往来贸易,

官员外出履职公干,亦或是军队调遣行军,

皆能大幅节省时间,于国于民,皆是益处多多。

王铭思及此处,心中已然笃定。

但此刻,谈及这些长远规划尚为时过早,

当务之急,是解决迫在眉睫的用水难题。

说来也奇,

李校尉那边效率颇高,

并未让王铭和小侯爷多等。

仅仅一日一夜,便传来消息。

“什么?竟发现水了?当真如此?”

小侯爷满脸的难以置信,双眼瞪得滚圆,

紧紧盯着李校尉派来的传令兵,

那目光好似要将其看穿。

传令兵赶忙把在黄岭深处寻得水源的消息,

详详细细地告知小侯爷与王铭。

“是的,小侯爷,就在黄岭进入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就有一座山上有水源。”

王铭原本静立在小侯爷身侧,

乍闻“有水”二字,

双目陡然圆睁,眼眸中瞬间爆发出熠熠光芒,

激动得声音都微微颤抖:

“真的?真有水?在何处?

快快带路!

还磨蹭什么?

即刻动身,火速赶去!

如今救助的灾民如此之多,多耽搁一日,

便耽误一日的事务,不知又有多少百姓要忍受缺水之煎熬。”

可就在二人因这喜讯而面露欣喜之色时,

王铭却敏锐地捕捉到一丝异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军神出狱

梭罗果

原神,长枪依旧

八千里云海

领证才知道已婚,老婆是女魔头

DZ君

佣兵与冒险家

袁榛的鱼呀

龙魂传

几枝相思

傻子,嫂子漂亮吗

无骨凤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