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7章 改汉姓,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首都洛阳的城建事业,集中了魏国全部人力、物力,进展很快。

两年以后,大的工程基本完工。只剩小打小闹。

新的洛阳城,外城城墙还是以魏晋皇城城垛子画线。

也就是说,新皇城大小与魏晋皇城一样:东西20里、南北15里。

洛阳分内城、外城两部分。

内城位于洛阳正中央。东西分界线就是南北中轴线,南北分界线是东阳门—西阳门之间的直线。

皇宫位置在内城北部、南北中轴线上。也就是:皇宫南宫墙挨着东阳门—西阳门这条中线。

皇宫分五座宫殿:太极殿、太极东堂、东堂、中堂、西堂。

太极殿是最大正殿,皇帝办公场所。

太极东堂是皇帝接待臣子、客人的地方。

东堂是太子为主的办公场所。

中堂是宰相、大臣们办公场所。

西堂是后宫区域。

新皇宫一边验收,魏国衙门一边陆续搬进去开始办公。

太子东宫还没完全装修好,拓跋恂率太子府留守金墉城。

金墉城不在皇城内城里,那里位于外城西北角。

皇宫和国家机构慢慢各就各位,拓跋宏继续推行改革大计。

他颁布了一道新诏令:鲜卑族各部全部改为汉姓。

拓跋宏熟读汉家典籍,他取《周易》开篇首句“元亨利贞”之“元”字,为拓跋皇族姓氏。

元字的意思,还包括第一、初始、老大这样的概念。拓跋皇族改汉姓取“元”字,可谓恰如其分。

若干年后,与鲜卑族有莫大关联的蒙古族,他们在中原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取名“元”。其取字含义,与拓跋宏的思路如出一辙。

拓跋宏的诏令规定:从此以后,拓跋家族成员的姓名,不再叫“拓跋某某”,而叫“元某某”。

皇帝首先给自己易名“元宏”。

同样,任城王拓跋澄改名“元澄”,咸阳王拓跋禧改名“元禧”……其他鲜卑皇族皆然。

北魏当初迁都平城后,很长时间内,武将制度基本按照旧制。

但文官制度,在汉族大臣参谋下,引进了中原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是中央任命中正官。

中正官收集资料,确定候补官员名单。

中正官确定候补官员的对象是士子,也就是世家大族里的读书人。

中正官将世家子弟分为九个品阶,记录在“中正品阶谱”中,供皇帝或吏部长官挑选去做各级官吏。

魏国的这套制度,在崔浩、高允、李冲等汉人不断改进下,逐渐完善。

崔浩当年整出一套“齐整人伦、不分姓族”的办法,希望以民族融合为借口,打破胡汉藩篱,提高汉人地位。

结果,他的套路太明显,也太超前,把鲜卑贵族死死得罪了,因而把自己玩垮了。

拓跋宏的身份不是崔浩可比,改制时机也比从前成熟得多。

他借此机会,宣布了鲜卑门第制度。

具体做法是,将原来皇族之后的鲜卑八大部落,明确等级秩序如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勇敢向前冲

雪之松

有家寿衣店

饭小艾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洛水秋风

白客小姐和BUG先生的日常

龙月Y

八零假千金,开局就被大佬赖上了

玖悦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借箭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