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北部有哪处港口更合抗金之用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4章 北部有哪处港口更合抗金之用,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眼魔的秋波,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没有这些,抗金就成了空口白话。”
“所以,那些对抗金真正有用的好港口,比如能快速支援登莱的朝天浦,能衔接东江的北部良港,他们绝不会轻易给你。”
李国助沉默了,半晌才低声问:“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破局?”
“得有凭据,”
徐光启的语气笃定起来,
“瀛海先生、东江沈世魁,还有老夫,去年都去永明镇考察过。”
他望着李国助,
“可请瀛海先生和沈世魁各写一封书函,说明永明镇确在抗金,与登莱、东江互为犄角。”
“老夫也可挑明身份,详述永明镇的军备与心向大明之意。”
“这能管用?”李国助挑眉。
“至少能解名分之困。”
徐光启点头,
“沈有容是登莱总兵,沈世魁是东江主事,老夫虽冠带闲住,却也在朝中有几分薄面。”
“三人证言,足以让朝鲜相信永明镇不是野路子,你李国助也不是借抗金之名行私。”
“至于倭寇嫌疑,有了我们三人的背书,自会淡去几分。”
“朝鲜若再推脱,便是有碍抗金大局,他们担不起这个名声。”
李国助在案前踱了两步,停下脚问:
“先生既在岛上转了这些日子,可知北部有哪处港口更合抗金之用?”
“要靠北,能直对黄海,驰援登莱、东江才便当。”
“还得能停得下大船,又好守,防着海上来的敌人。”
徐光启不假思索地道:
“北部港口里,朝天浦原是最好的。”
“那地方敞亮,直面黄海,往登莱去的船从这儿起锚,比南边港口能省两日光景。”
“港池深,便是你带的那种西洋大舰,也能稳稳当当泊进去,”
“当年李舜臣的战船抗倭时,常来这儿补水。”
他顿了顿,语气一沉,
“可惜离济州城太近,就五六里地,是他们官府的禁脔。”
李国助嗯了一声,追问:“那别处呢?”
“格里浦倒是处藏得住的好地方。”
徐光启回忆着,
“那儿藏在一片玄武岩后头,进港的水道窄得很,像道嗓子眼,”
“外头看着平平无奇,里头却是个天然的泻湖,风再大也掀不起浪,是处避风港。”
他抬眼看向李国助,
“这地方偏得很,离梁氏的牧场、朴氏的盐田都隔着好几道山梁,三姓不常去。”
“可位置巧,正卡在黄海航道上,往北去东江,顺风顺水五日便到。”
“只有一点不好,就是入口暗礁密布,仅容中小型船只停泊,但也因此而易守难攻。”
“还有一处涯月港,在济州城西北,离城约莫三十里。”
徐光启又道,
“港湾不算顶好,靠里的地方得挖挖淤才能停大船。”
“但地势特别,背后是片断崖,就像刀劈出来的,只一条窄道通内陆,”
“若在道上设个卡子,便能把陆路堵得严严实实。”
他比划着,
“往北去东江,比朝天浦多走一日,却也在能接受的范围。”
“我瞧那断崖上能凿洞架炮,真要遇着袭击,也可凭险据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