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扶摇九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2章 飘零在外 魂归西凉,东汉不三国,随风扶摇九万里,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庶目光炯炯,分析道:“从西凉来宛城的兄弟,大多思乡心切,听闻要回西凉,士气必定高涨。但也不能因此放松军纪。同时,可选拔一些熟悉西凉地形的将领,提前规划行军路线,确保万无一失。”
马超听完众人的发言,微微颔首,神色温和地说道:“你们所言都在理,不过这往后的大事,还是得先问问阿绣的意见。毕竟这里是他长久驻守之地,张济将军的旧部,也多是他的亲信。”
张绣闻言,眼眶微微泛红,当即上前,双膝跪地,双手抱拳举过头顶,激动地说道:“弟自追随兄长以来,深感兄长仁义无双,谋略过人。如今叔父遗命将我等托付于兄长,弟愿为兄长马首是瞻,一切听凭兄长吩咐!”说完,重重地磕了个头。
张绣这一跪,仿佛是一个信号。只见贾诩身后的胡赤儿兄弟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齐声高呼:“拜见主公!”声音整齐而洪亮。紧接着,贾诩也撩起衣摆,跪地参拜,恭声道:“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一时间,营帐内气氛庄重,众人的这一拜,明确了主从身份,也让马超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与信任 。
马超见状,赶忙快步上前,双手将众人一一扶起,脸上满是感动与欣慰,说道:“承蒙诸位如此信任,超必当竭尽全力,不负大家所望。既如此,我看还是先禀明朝廷,看朝廷如何安排,咱们再做定夺。”
众人纷纷点头,唯有贾诩面露难色,略作思忖后拱手道:“主公,此事恐怕不妥。张济将军曾是董相国旧部,虽说后来归降,但于朝廷而言,这身份总归有些敏感,甚至还带着反贼的嫌疑。在这种情形下,若是一味等待朝廷安排,恐怕会有变数,对我们不利。”
马超微微皱眉,目光中透露出思索之色,问道:“文和所言不无道理,可若不等待朝廷安排,咱们又当如何?若是直接返回西凉,这途中也得经过长安,又怎么能绕过呢?不还是得和朝廷打交道?”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之时,姜囧、姜叙兄弟俩对视一眼,上前一步,姜囧抱拳道:“主公,我兄弟二人负责运粮期间,一直走的是汉中道路。这条道地形复杂,但胜在隐蔽,且能避开长安。”
贾诩闻言,眼前陡然一亮,急切说道:“如此甚好!既然有此路线,咱们便可绕道汉中直接返回西凉,不必再经过长安,省得横生枝节。一来,咱们身份尴尬,路过长安难免多生事端;二来,张济将军的灵柩托运也极为不便,若是走汉中这条路,便能减少许多麻烦。”
马超低头沉思片刻,权衡利弊后缓缓点头:“文和此计可行。只是汉中道路艰险,我们需提前做好周全准备。姜囧、姜叙,你们二人对汉中道路最为熟悉,接下来便由你们牵头,和诸位将军一同商讨行军路线与各项事宜,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马超神色坚定,目光扫视着众人,朗声道:“既如此,大军都在此先略作休整。刘表那厮一直对宛城虎视眈眈,此番我率大军在此,正好借机震慑于他,让他不敢再对宛城心生觊觎之心。至于宛城最终陛下打算如何处置,交由谁来管理,那便不归我们操心了。”他微微一顿,环顾四周,接着说道:“大军长途跋涉,将士们也都疲惫了,正好趁此机会休整一番,同时,我们也等一等陛下的下一步旨意。”
张辽抱拳应道:“主公所言极是,刘表向来心思不纯,有大军在此威慑,料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我这就去安排士兵们的休整事宜马超目光如炬,沉稳有力地发号施令:“既如此,接下来大家即刻着手准备返回西凉的事宜。此番返程路途遥远,困难重重,粮草补给、行军路线、人员安排,桩桩件件都不容有失,务必精心筹备,周全细致。”
他微微一顿,眼中满是关切与忧虑,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安抚宛城百姓也是重中之重。百姓无辜,切勿因为我们的行动造成慌乱。传令下去,所有将士务必严守军纪,不得惊扰百姓。安排专人向百姓解释清楚我们的动向,告知他们朝廷会妥善安置宛城,让他们安心生活,莫要让百姓陷入惶恐不安之中。”
张绣紧接着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大哥,安抚宛城百姓的事就交给我吧。我在宛城多年,与百姓也算熟络,定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安心。”
贾诩轻抚胡须,微微颔首:“主公考虑周全。我会协助张将军安抚百姓,同时从旁谋划,确保返程诸事顺遂,不生变故。”
马超一脸欣慰,目光依次扫过众人,诚挚地说道:“好,此番事务繁杂,便劳烦大家了。咱们就在宛城稍微休整一番,一方面让将士们养精蓄锐,另一方面等待朝廷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