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有共识,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黎侯,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仅徐珵,其余人也是一脸诧异。

但想到顺德长公主本人的能力和辅政经验,于谦这么说似乎也并不意外。

这些话在此时此刻听来确实有拍马屁之嫌,但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此时此刻的顺德长公主确实是最佳人选。

至于于谦有没有和顺德长公主串通一气?尽管长公主对于谦有举荐之恩,但以于谦的个性,怎么看也不可能与长公主结党。

更重要的是,要是皇帝真能回来,让顺德长公主主持大局起码没有涉嫌“妄立储君”,不至于得罪皇帝。

于谦察觉到众人的目光,没有丝毫恐惧和犹豫,只是接着说道:“瓦剌南下,急需声望崇高、名分顺当之人坐镇朝廷,殿下讨贼祭祖,民望极高,又有诚孝皇后旨意,在朝野内辅政两年,陛下更是屡屡重用长公主,此时由殿下掌管大局合情合理,更不负圣意。”

从上朝开始,于谦便在留心朝堂上的情况,自然也就将旁边的郕王一言不发的景象尽收眼底。

此时的郕王是最理所应当主持大局的人,他却始终一言不发,或许有考量慈惠皇太后和顺德长公主在前的意思。但作为受命监国的藩王,在此情此景下,如此行事实在是太过懦弱而无魄力。

即便推动郕王顺理成章地处理政务,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若是到了紧要关头,郕王反而首鼠两端,只会让国家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既然如此,能者居之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兵部尚书邝埜不在,于谦便是兵部的管事,这个时候他自然没有沉默的道理。

所以他才会在朝廷上如此发言。

于谦微微抬眼看向珠帘后,只见胡善祥的身影仍旧端坐在宝座之上,身旁仅有一个宫人,未曾有顺德长公主的身影。

胡善祥自然也察觉到了于谦的眼神,她不由在心底感慨女儿猜测得果然没有错。

第一个开口的人会是于谦,甚至不是和朱予焕利益绑定的徐珵。

徐珵的反应也不慢,立刻附和道:“于侍郎所言不错,殿下有诚孝皇后钦点辅政之资,又曾受先帝指点,天资出众,如此危急存亡的时候,殿下理应承担大任,如此方能护卫祖宗社稷、安稳百姓之心。”

有了于谦和徐珵开头,除却胡濙和张辅,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便是如今暂代司礼监太监之职的金英也开口道:“两位所言极是,还请老娘娘慎重考量……”

不论这些官员举荐朱予焕这个长公主监国的考量是什么,至少把原本可能会出现的南迁苗头压了下去,省得给后人留下笑柄。

国家都城南迁,这不就是重蹈宋时的命运吗?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原本昏死过去的孙太后已经悠悠转醒,将官员们推荐朱予焕的话听了个一清二楚,立刻出声反对道:“长公主辅政已经是破格之举,如今又要监国,你们将祖宗家法置于何地!”

尽管这些人都没有明着开口,但孙太后已经明白他们的意思,无非是觉得朱祁镇这个皇帝大概率回不来了,所以打算找一个人取而代之。而朱予焕的女子之身注定她不可能登基称帝,朱予焕又绝不可能让朱祁镇的儿子登基,吴妙素与胡善祥关系紧密,朱祁钰便是朱予焕的“最佳人选”。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都看向胡善祥,显然是在等她的意思。

胡善祥看向孙太后,开口问道:“皇太后有更加合适的人选?”

孙太后攥紧了手,道:“既然皇帝生死未卜,如今最要紧的是打探清楚,若是可以,便要想办法迎回皇帝。皇帝回来之前,太子监国才最为合理。岂有置皇太子不顾而命长公主辅政的道理?先帝在天有灵绝不会同意你们如此行事,简直是狂悖至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日法典

飞不起的纸飞机

神仙是自已修出来的

爱吃清汤鱼圆的段林

私藏愠色

涂图点点

快穿:那些年渣女渣过的大佬们

小高同学

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

醉时眠

高武:拒绝校花,获得万花筒

天灾爱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