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检举
北泽的刘家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1章 检举,四合院:重生60,开局悬壶济世,北泽的刘家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确实难以选择啊!特汽厂发展得很好,有我没我都差不多;但是轧钢厂现在情况不妙,让我看着心里挺难受的。”张局长显然对轧钢厂有着深深的感情,目睹这样一个老牌国企陷入困境,实在令他揪心不已。
李威微微点头。
如今正值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起步,国有企业的处境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里,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转型之痛,更可能直接关系到生死存亡!
以红星轧钢厂为例,若要存活下去绝非易事——其设备陈旧老化,部分甚至比厂房历史还要久远。
用这样的硬件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成本高昂,效率低下,毫无市场竞争力可言。
以前或许靠着国家统一调配还能勉强维持经营,但随着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建立,稍不留神便会立刻被淘汰出局。
“张局长,我觉得您可以考虑第三条路径!”李威端起酒杯深思片刻后缓缓开口建议道。
“第三条?说说看!”张局长被勾起了兴趣。
实际上他是想请李威帮忙想办法为轧钢厂更新设备——毕竟对方曾在那里做过员工,总该伸出援手助一把吧?却没想到李威居然又提出另外一种可能性来,让他更加好奇起来。
“张局长,您想想看:西部特种汽车制造厂拥有产品、先进的设备以及知名的品牌资源;那么为什么不让轧钢厂与西特厂合并,并进行战略性重组呢?”
“重组?具体什么意思?”张局长听到这个新词汇立刻拿出随身小本子认真记录下来。
看到这一幕,李威知道不能再含糊不清了。
于是放下酒杯抿了一口茶水,重新组织语言解释道:“简单来说,重组就是把两家企业整合为一体。
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西部特汽是个优质单位,而轧钢相对落后衰弱,要是仅仅简单地并拢的话,不但不能互补优势反而很可能拖垮前者目前的良好发展局面。”
“那你所谓‘重组’到底是指什么?”张局长仍旧不解其意。
“我的意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合并,而是指
“哈哈哈,阿强同志,我们真是刻不容缓呀!必须争分夺秒,把过去错过的光阴给追回来!”
于是,这群工作干部一直到晚上十点多,还是空着肚子返回家中。
周阿强也是饿着肚子回到家里的。
刚进门,便看到吴莉挺着大肚子在厨房忙碌着。
“哎呀,你咋还在做饭呢?快放下,快放下!”一见到这场景,周阿强立即催促起来。
“不做好吃的,你怎么吃呢?晚饭还没吃吧?我也不懂为啥非要这么赶时间呢?难道这一晚就会耽误大事吗?非要今晚说完呀!你也知道,明天我就得去远城,你怎么就不早点回来呢?我觉得你根本就在嫌弃我,在惦记那位苏女士!”
“你在瞎猜些什么啊!”这个时候,周阿强可不敢自己陷入窘境,扶吴莉坐下后,迅速接过了她的手头活儿。
其实,吴莉的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此时就等着菜肴出锅。
周阿强瞧了下锅,又转身回到吴莉身边,开始为她揉起了腿。
因为怀孕,吴莉难免会有腿脚酸胀的困扰,这是周阿强的经验。
“阿强,你们今天讨论得怎么样?”吴莉的心情平复后,说话也没之前那般针锋相对了。
“还可以吧,市领导还是非常支持我们的,今天我们把大的框架基本都商定了。
之后的工作就是怎样填充这些框架的具体内容了。”
周阿强说得很实在,搭建框架或许容易,但落实每一个小节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最容易在这过程里出现问题。
也确实没人能预估到会在哪个细枝末节上出差错。
吴莉靠上周阿强的肩膀,听着他唠叨他的想法。
此时,她觉得自己面前这个男人很有气场,这吸引力让她对周阿强爱慕不已。
等周阿强说了许久后,才察觉到两人还都饿着肚子。
饭菜端上了桌,吃完饭、收拾妥当后躺到床上,吴莉再度问道:“阿强,你说我们孩子是在国外生好,还是在国内好?”
“都差不多吧,应该没多大区别。
反正无论在哪出生,我都是他爸爸!”周阿强随口答道。
“哪能一样呢?那个国家出生就可以获得那个国家国籍的。
如果孩子在国外出生,他就算是国外人了。”
“但按照我们这边的法律,作为父亲是我的孩子,就算生在国外,也同样有咱们这里的身份。”周阿强试着辩解。
“咦?那你这么说,我们的孩子不是拥有双国籍了吗?”吴莉惊喜地回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